2013年06月01日08:26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目前我國兒童合理用藥形勢不容樂觀,濫用抗菌藥物、成人藥減量用於兒童的情況普遍存在。 |
“與成人相比,我國兒童不合理用藥比例高出一倍,達12%—32%。7歲以下聾兒,超過30%是因藥物選擇不當或藥物過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5月31日,在衛生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仁和藥業等聯合開展的“合理用藥公益宣傳項目——兒童合理用藥傳播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目前我國兒童合理用藥形勢不容樂觀,濫用抗菌藥物、成人藥減量用於兒童的情況普遍存在。很多家長缺乏基本用藥常識,隨意購買使用藥物,兒童過度使用退熱藥、過度輸液問題突出。
“我們要給家長打‘預防針’,樹立合理用藥意識,掌握安全用藥原則。”毛群安介紹說,“兒童合理用藥傳播活動”將在未來3年內,舉辦500場以上醫學活動,向公眾傳播兒童藥品使用知識。
不宜過度使用退熱藥
“有次,我在公交車上聽到兩位媽媽交流孩子用藥信息,許多復雜拗口的藥品化學名在她們嘴裡脫口而出,熟悉程度令我吃驚。可是,她們對藥物用法又似懂非懂。”毛群安指出,眼下,家長隨意在藥店購買非處方藥甚至處方藥,隨意使用退熱藥、抗感冒藥、“消炎藥”即抗菌藥問題嚴重。因不能正確把握這些藥物的適應症、用法和用量,常造成不良事件發生。
“孩子感冒、發燒是其成長中,建立、完善、提高免疫力的必經過程。但是,多數家長過於焦慮,或者過度輸液,或者幾種退燒藥聯合使用。” 解放軍306醫院兒科主任鄭成中說,其實,90%左右的兒童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用抗菌藥物既不能緩解感冒的症狀,也不能縮短感冒的病程,隻會造成病毒的耐藥性等不良后果。而感染引起發熱是機體積極防御反應的表現,中低熱對機體利大於弊,不需要專門用退熱藥,隻有38.5℃以上的高熱,或有特殊基礎疾病如心衰、熱驚厥等,才需退熱處理。
“近年來,一些人開始了解到不能濫用抗生素,但是大部分偏遠落后地區濫用抗菌藥物的現象仍較嚴重。”毛群安說,目前,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高達4倍。許多孩子一感冒發熱先輸液治療,將“能口服不打針”的用藥原則顛倒過來。兒童身體各器官組織發育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過度使用抗菌藥可能會導致他們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健全,出現體溫不能反映身體健康與否的情況。
微博看病不靠譜
也有因擔心抗菌藥的副作用而因噎廢食的。眼下,繼醫療網站尋醫問藥之后,微博問診又悄然流行。一些家長拒絕使用抗菌藥物,他們學歷較高,或在海外學習工作過,或經常在網上查找資料乃至問診,認為自己“查了、問了、懂了”,或自作主張或遵“醫”囑選擇藥物,由此也導致一些孩子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微博診斷疾病不靠譜。”鄭成中認為,由於患者提供的信息未必全面,醫生多數情況下不能提出明確建議。比如對於發燒患兒,除了需要其體溫信息外,兒童的精神狀態如何,是判斷病情輕重的重要依據之一。此外,是否伴有咳嗽,手和腳是否發涼,皮膚蒼白還是灰的等等,都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信息。因此,必須看到病人,才能確診病情。
“從醫療安全角度出發,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網上不能看病,隻能咨詢,否則屬於非法行醫。”毛群安表示,微博問診是個好方式,但它只是一個參考。醫學是最復雜的學科之一,網上問診,一定要選擇專業醫師咨詢,防止有些網站為了商業目的,雇佣沒有專業資質的人誤導家長。
能口服不靜滴
有人質疑,孩子發燒38.5℃左右時才看醫生,如果有特殊疾病耽誤了怎麼辦?
“有時,重病的症狀往往不明顯,症狀明顯的不一定是病重。”毛群安說, “兒童合理用藥傳播活動”組織國內權威專家提煉和發布了兒童合理用藥核心信息。
“兒童安全用藥應掌握三個原則:成人藥兒童減量也不宜、說明書仔細閱讀要牢記、專用藥選大品牌更安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助理宋軍介紹說,不少家長按照成人的劑量減半給孩子服用藥物,由於有些藥物兒童不宜,導致不少藥物中毒或副作用發生。兒童的身體正處在生長發育中,對藥物的反應比成人更加敏感。如?諾酮類藥物是療效很好的抗菌藥,但小兒使用,可能導致骨關節損害。
“家長為孩子選藥時,盡量選用上市時間長的專業兒童藥,如無兒童劑型,不能擅自把成人藥減量服用,而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宋軍強調,因藥物主要通過肝、腎代謝,提倡“能口服不靜滴”的原則,不要盲目靜脈用藥。
兒童用藥前,家長必須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藥品有效期。即便是非處方類藥品,嬰幼兒使用時,也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用藥后,家長應注意觀察有無不良反應,提倡家長記錄兒童用藥情況。一旦發生不良反應,要及時咨詢醫生或就診,就醫時提供用藥情況或攜帶服用藥品。儲存的藥品要妥善存放,避免兒童單獨接觸,以免發生誤服中毒事故。
兒童藥品品種少
“我國現有3.6億兒童,就診大軍裡,每5人中就有一名患兒。但是,90%以上的藥品沒有適宜兒童的專用劑型。大多數處方藥的藥品說明書和有關資料中,缺乏兒童用藥的充足數據,這也是導致兒童用藥不良反應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北京同仁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趙環宇認為,兒童藥品品種少與驗証審批有關,因為多數兒童不願接受臨床試驗,導致許多藥品缺乏臨床數據無法獲批。
對此,2011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鼓勵兒童專用藥品研發和生產”。《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也指出“鼓勵罕見病用藥和兒童適宜劑型研發”。同時,還強調加強對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分析研究,並加強對醫護人員用藥行為的監管。(李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