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7日08:10來源:京華時報字號:
摘要:李克強指出,歷史是客觀存在,也是一面鏡子,中國古語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隻有正視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任何否認或企圖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答應,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接受。 |
收藏有協定文本
波茨坦會議的中心會場在進入大門的正面大廳內。大廳約40平方米,廳中央是一張櫟木大圓桌,上面插著與會的蘇、美、英三國國旗。繞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為斯大林的座位,其余兩把為杜魯門和丘吉爾的座椅。牆上挂著三國首腦的大幅照片。
宮內走廊裡陳列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茨坦會議的資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挂在牆上的《波茨坦協定》文本,上面赫然簽署著斯大林、杜魯門和艾德禮(代替大選中下野的丘吉爾)的名字。
現在會議大廳和三國首腦的工作室等均對游客開放,供人參觀。
領導人多次到訪
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基、溫家寶、習近平等都曾在訪問德國時,把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作為重要行程。
2002年4月10日,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西席林霍夫宮,他說:“在這裡參觀,引起了我對《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回顧。《開羅宣言》確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堅信,台灣一定能與祖國實現統一”。
2004年5月3日,在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觀了波茨坦會議紀念館。溫家寶指出,波茨坦會議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確認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二戰后,台灣回歸祖國,這是正義戰勝邪惡的結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勝利。
2009年10月1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時也到此參觀,聽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有關將台灣歸還給中國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情況介紹。
□新聞述評
德國的“華沙之跪”與日本的“添了麻煩”
1970年,首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向猶太人的墓碑下跪,史稱“華沙之跪”。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輕描淡寫地提到日本在戰爭中給中國“添了麻煩”。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指出,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侵略的罪魁禍首,但兩國對於二戰歷史的認知和態度卻是天壤之別。
梅兆榮介紹,對於二戰,德國公開承認罪行並請求寬恕,一點不推卸責任,嚴格遵守領土、賠償等戰后協定,在國內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清算,法律規定不能宣揚希特勒的言行,學校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歷史。
“日本不一樣,戰后由美國獨佔,沒有改變天皇制度,沒清算軍國主義”,梅兆榮指出,日本朝野對二戰的罪行都缺乏認識。不僅如此,還把最突出的戰犯放在靖國神社公開瞻仰,這與德國把法西斯集中營作為戰爭紀念館截然相反。
“最后的結果當然不同,德國在世界上重新贏得信任,日本在亞洲尤其不得人心”,梅兆榮說。而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近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德國被評為“世界最受歡迎國家”。
孟虹介紹,在德國的標志性建筑勃蘭登堡門旁就有猶太人屠殺紀念碑,類似這樣的紀念地還有很多,政府官員和學生都會參觀。此外,德國還拍了不少反思二戰的電影,對二戰罪行有一個深刻的全民的反思,並勇於承擔責任,日本遠遠沒做到。
綜合京華時報記者商西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