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國際

國際猛評:爆炸后的美國人能否理解別國人民淒慘【2】

2013年04月18日09:4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人生而平等,美國人的性命並不比伊拉克人、索馬裡人更高貴,恐怖主義是全人類共同的威脅,悲劇在哪裡也都是悲劇。

首先,美國的國力、組織力和應對恐怖行為的反應能力,讓他們在遇見突發事件時應對老練、反應及時。此次波士頓爆炸案發生后,各級政府、警方、消防醫療部門等迅速應變,現場局勢很快得到控制,多枚未引爆炸彈也被及時找到、排除。在爆炸現場數以萬計的人群被很快疏散,這一切行動都有效減少了傷亡和連帶效應。雖然目前美國警方還沒有拘捕任何爆炸案嫌疑人,但是在避免更多傷亡上,美國已經展現了其多年反恐的“功力”。反觀巴格達和摩加迪沙,由於行政當局控制力虛弱,政府和警方力不從心,局面難以控制,連環爆炸不已,事態一再擴大,傷亡扔不斷增加。同是慘劇,不同的國力和“處突”能力,其破壞能力也是不同的。

其次,美國作為世界性大國,常常處於輿論、媒體的焦點。波士頓是美國東部著名的歷史城市,事發當天不僅是法定假日“波士頓愛國者日”,更是有一百多年歷史、具世界知名度的波士頓馬拉鬆賽比賽日,僅來自各國的運動員就多達2.6萬,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更是雲集此處。連環爆炸發生的時間,是馬拉鬆賽臨近尾聲、前幾名選手業已沖線,萬千關注集中於終點附近之際。當地媒體報道,已被發現而未引爆的5枚炸彈都安放在人多、正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附近,其中兩枚被安放在正舉行職業棒球大聯盟比賽園球場附近。這一系列處心積慮的安排足以確保一件事,即隻要爆炸,不論炸著幾個人,甚至炸沒炸到人,也會立即成為國際性大新聞。相反,長期戰亂、又被排斥在世界之外的“邊緣國家”伊拉克、索馬裡,國際傳媒和公眾對爆炸、死人、沖突等早已見怪不怪,厚此薄彼,雖然無奈,卻也是情理使然。

盡管波士頓爆炸案的責任者、作案動機,目前尚不清楚,但對比三國同日發生的爆炸案反差對比之現實,那些自詡富強的國家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強大固然可減低恐怖威脅的殺傷力,並對肇事者進行有力懲罰,但自己處於媒體聚焦、萬眾矚目的“光圈效應”,也會吸引更多意在制造轟動效果的鋌而走險者紛至沓來。美國在經歷了10多年的“反恐戰爭”后,為何越反越恐,難道不值得合眾國的領導者們思考一下嗎?

(劉猛 海外網評論員)

分享到:

(責編:劉猛)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