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指出,在野村証券於上周六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經濟學家張智威和陳家瑤指出,物業價格的上漲、杠杆化的快速積累和潛在增長率的下滑都可能導致系統性的危機。 |
海外網3月20日電 綜合雅虎財經消息 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消息,華爾街日報中國實時報欄目周一文章稱,兩名經濟學家指出,美國房地產市場崩潰之前曾有過的三個警示性信號已經在中國出現,這意味著中國隻有非常有限的時間來擺脫困境。
文章指出,在野村証券於上周六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經濟學家張智威和陳家瑤指出,物業價格的上漲、杠杆化的快速積累和潛在增長率的下滑都可能導致系統性的危機。
這份報告引用凱斯席勒房價指數指出,美國的房價在2001年到2006年之間飆升了84%。而作為野村証券經濟學家的張智威和陳家瑤對中國的官方指數提出了質疑,並認為這組數據指出的2004年到2012年之間主要大城市房價113%的“良性增長”並不准確。他們認為,這個數據過於寬泛,包括了全國范圍內老舊和低品質的住房。與之相比,近期一份考慮到這種質量差異的學術報告認為,僅2004年到2009年之間,中國房價的漲幅就已經是250%。
張智威和陳家瑤在報告中寫道,“中國政府顯然已經認識到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在過去多年推出了一系列逐漸收緊政策以控制物業價格的措施。市場的模式是,在緊縮政策推出之初下降,然后反彈,這意味著風險並沒有得到緩解。”依賴出售土地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地方政府可能在房地產開發商因為市場崩潰而受打擊時遭受同等的重創。這些問題會輕易地在銀行系統找到突破口——估算顯示,中國銀行業14.1%的流通貸款發放給了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6.2%授予了房地產開發商。
野村証券認為,中國還是有時間來避免系統性的金融危機,隻要政府不畏懼馬上啟動政策緊縮。不過這一做法的代價將是2013年經濟增長前景的受壓制——雖然最終的實際增長還是有望在2013年上半年達到8.1%,在下半年維持7.3%。報告強調,早期的緊縮可能引發可以控制的債務違約情況。
報告指出,另一個結果是繼續目前的寬鬆政策,實現超過8%的2013年經濟增長,然后面對可能在2014年初就出現了市場崩潰。而這種崩潰將會很快蔓延到整個系統,迫使政府介入對銀行和地方政府進行救援,可能需要出售公共資產來解決混亂局面。
報告認為,最終導致中國出現危機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是潛在增長率的下降。這並不是一個可以輕鬆計算的數字,它代表了經濟在不產生額外通貨膨脹情況下可以實現的最大增長速度。即使是最樂觀的分析師也同意野村証券的判斷,包括適齡勞動人口數量的萎縮等等因素都造成了這個指標的下降。這使得中國決策者刺激經濟增長的回旋余地相比過去大大減少。
張智威和陳家瑤指出,“金融危機通常跟隨技術革命和所謂的經濟奇跡,因為投資者和決策者開始過高估計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決策者可能錯誤解讀潛在增長的結構性放緩,將它視作周期性的現象,並試圖使用擴張性政策來刺激增長,這實際上為過熱和最終痛苦的調整埋下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