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心?
2021-04-07 15:35:04 海外网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名为“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芯’”主题沙龙上,包括李永乐等科普达人在内的院士、专家、教师、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少年好奇心的培养。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离不开科学普及。好的科学普及能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有望长成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
“有学生问我,考上清华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更难?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知名网红科普达人、人大附中物理教师李永乐的一则科普视频,在某播放平台上收获了极高的点击率,并吸引了大量网友在弹幕留言:
“原来概率是这么算出来的。”
“扎心了,都不大。”
“应该早点学数学正态分布。”
“看来买彩票中500万的概率,比考上清华的概率还要低得多,只是考上清华的1/5000……”
用有趣的话题引入,靠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加之专业科学的分析,李永乐的科普作品受到了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广泛人群的喜爱。
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名为“科学传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芯’”主题沙龙上,包括李永乐等科普达人在内的院士、专家、教师、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青少年好奇心的培养。
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离不开科学普及。好的科学普及能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一粒种子,有望长成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当前青少年科普还存在哪些问题?青少年到底喜欢看什么科普作品?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该如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麻辣姐就在现场,为您一一道来。
有些科普作品,青少年为什么不爱看?
中国科协前不久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尽管我国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依然任重道远。
不少专家认为,青少年科普存在的首要痛点是吸引力不够。“学生根本听不下去,对科普书籍有强烈的抗拒。”一位初中化学老师说,自己也觉得一些科普书籍过于晦涩僵硬,没有办法将深邃道理说得简单、说得有趣。尤其互联网发展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学生们的注意力资源更容易被分散。而市面上真正理解青少年心理、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科普精品也不够多。
专家们还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形式亟需与时俱进。比如科技馆是青少年接受科普的重要场所,但是一些科技馆展品局限于陈列,缺乏真正有效的互动。还有一些家长和老师始终对青少年科普缺乏深刻的认知。很多人把对科学的需求变成了对考试的需求,有人觉得科学和数学唯一的作用就是助力考试拿高分,生活中其实没什么用。孩子说学校的“自然”“科学”等课程更像是“点缀”和“调剂”。
专家认为,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缺位、误区等问题,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扼杀或者被忽视。构建优秀的青少年科普传播格局,促进更多高质量科普产品产出,培养更多科普人才,是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的事情。
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和创造力,需要构建科学传播体系
培养青少年好奇心,第一课堂“家庭”和学校都很重要。
清华大学学生厉海川是一名科普爱好者,也是位科普小作家。“从小时候开始,我家书柜就摆满了科普书籍,包括牛津少儿百科全书等,两本加起来1000多页厚,每页我都看过很多遍。在我最具有好奇心的年龄时,是这些科普书籍滋养了我的好奇心。”对青少年特别是幼儿来说,阅读是培养好奇心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开阔眼界和深入思考,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事物判断的方法和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和创造力,需要构建有利于好奇心培育发展的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体系。孩子的好奇心可能是一时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起来,父母和老师可以发挥作用,引导帮助孩子坚持下去。
李永乐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把精力投入到传授考试技巧和解题套路,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美。要把学生带到科学花园里,让学生明白知识和科普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承担起培养孩子科学精神的责任。我现在做的,就是希望让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和已经毕业的成年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让他们知道学习科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证考大学,而是能够理解这个世界,最终改造这个世界。”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社会各方力量的及时补位,也能够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尝试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
最近,《科学故事会》编辑部正在承办一个青少年的科学创作活动。主办方说,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中,阅读和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类似科学创作活动,就是希望向青少年敞开机会,鼓励更多的家长、老师以及孩子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一方面,阅读科幻、科普作品,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唤起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另一方面激励青少年自己动手写,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培养持续动力。
媒体传播平台是否优质,也直接关系青少年科普工作推进的力度。国外一些充满创意的媒体传播形式和内容可供借鉴。王挺举例说,日本的一档科普节目,邀请文艺明星到演播室,这些人虽然不是科学达人,但能吸引受众的目光。然后,镜头转到高校实验室,教授并不讲述高深的知识,只是手上拿日常生活的道具,通过打比方、演示等通俗的方法来讲解科学原理。镜头再一转,转入学校的室内体育场,请两位女孩跳舞,用肢体表示电子的相吸和相斥等科学道理,非常生动形象。
只学知识可不够!还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科普内容的定位不同,种类很多。有的科普是为了传授知识,向读者传播他们不知道的前沿知识。比如什么是中微子振荡?新冠肺炎疫苗分为哪几种路线?比如“一张图读懂量子纠缠”“一分钟了解候鸟大迁徙”。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类知识导向的科普越来越触手可及。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看来,除了知识导向,科普还有一个重要分类——思维导向。不是给人讲知识,而是讲知识产生的过程。例如,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够提出相对论?青蒿素的发明背后有哪些故事?结合当时科学家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脉络,分析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到最终结论的。金涌认为,“思维导向的科普能够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一个人也许非常聪明,但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创新。创新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能力的养成,表现在想象力、联想力、思辨力、观察力,还有好奇心和事业心等。”
王挺说,当前应该做一些更有效、高质量的科学传播。他对一次科普活动印象深刻。“我去年参观了一家幼儿园,那家幼儿园把孩子们午饭剩下的果皮拿来做酵素。大大的教室里堆满了做酵素的容器,小朋友们在老师引导下参与手工流水线,从酵素分离到成品,再到做成肥皂和洗手液,认认真真地自己动手做。幼儿园走廊里,种满了由孩子做的酵素培育出的水培蔬菜,实现了垃圾变害为宝。”王挺介绍,在整个过程里,孩子们叽叽喳喳不停发问,在劳动技能培养和快乐动手中激发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一举多得。
可以看到,当前,高质量的科普正从以知识导向的传统1.0模式,向思维导向或者科学方法导向、科学精神导向的2.0模式转变。麻辣姐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科普,不再为了科普而科普,而是融入社会每一个方面,既在课堂里,也在课堂外,坚持推进高质量的科普工作,帮助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踏上一个新台阶。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刘诗瑶
责编:庄鹏泽、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