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出炉
2020-05-07 14:52:21 海外网此次出台的《气象规划》,是大湾区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规划的时间跨度很大,从现在到2035年一共是15年。
五一前夕,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气象局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2020-2035年)》。据悉,这个规划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首批审议通过的专项规划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从城市格局上看是“9+2”。“9”是指广东省的9个市: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2”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气象服务体系最全的区域之一,它在全国最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最早建立以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停工停业制度,在抗击“威马逊”、“海鸥”、“妮妲”、“海马”等强台风时,均实现人员“零死亡”。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此次出台的《气象规划》,是大湾区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重要依据。规划的时间跨度很大,从现在到2035年一共是15年。规划里面有不少干货,大湾风将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从三个方面提升大湾区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气象规划》的发展目标,分为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到2025年,建成互利合作、深度融合的大湾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发展人民更满意的公共气象、保障更有力的安全气象、气候更增利的资源气象和环境更美丽的生态气象,推动气象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将大湾区气象事业打造成我国气象现代化、智慧气象服务和“一带一路”气象合作的示范窗口。
第二个阶段: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湾区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创新和管理体系,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建设各领域,气象信息产业健康发展,智慧气象发展水平、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气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两个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如何实现?《气象规划》也给出了路径:加强优质气象供给,通过防减救灾服务“安”民,公共气象服务“利”民,生态气候服务“惠”民,保障湾区宜居宜业宜游,让大湾区的老百姓能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在防减救灾服务方面,构建高效科学的气象灾害防治体系,建立健全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跨地区重大气象灾害联防与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大湾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能力。
比如,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智能预警预报系统,按需求逐步实现分区、镇或街道等行政区域发布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围绕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搭建气象灾害分析研判“一张图”,实现珠三角九市各级政府部门、各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间预报预警信息实时动态共享。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各种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能力,做到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
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是重点。比如,建立完善大湾区1公里或更精细的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气象预报不仅按天,也按小时和分钟。既有10天展望、5天预测、3天预报,也有6小时精细预报、3小时预警,甚至还可以做到1分钟实况更新。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最终达到的24小时气象预报目标是,空间分辨率1公里或更精细,时间分辨率1小时。
还有,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强化网格化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气象服务可以基于1公里或更精细的网格,快速识别气象灾害对敏感地区、敏感行业、敏感人群可能出现的风险危害,为决策者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数据和科技支撑。
在生态气候服务方面,大湾区将围绕大湾区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珠三角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区、生态廊道、海洋保护区、海岸生态带等生态气候站建设。探索建立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气象评价体系,建立气象条件对生态环境状况的贡献率指标和影响指标,为各级政府履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提供决策支撑。
除了上面这些大的生态气候指标评价,规划中也有针对普通百姓的个性化气象服务。
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中香港是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澳门将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因此,加强气象环境舒适度、室内微气候监测,开发特殊气象景观和花期等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开展天气、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的气象预警提示等,构建服务大湾区全域旅游的气象安全网,也是生态气候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到那个时候,大湾区的居民出行看天气预报,不仅仅是“今天下雨吗,要不要带伞”,还有“今天哪里花开得好,咱们一起去看看。”
创新机制突破核心技术,打造气象科技创新高地
气象工作关系到人民福祉安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密集,拥有世界上最大海港群、空港群及众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同时,这一地区也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多发。
大湾区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快捷的交通网络。《气象规划》明确,针对大湾区港口、船舶航线、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公交网络等,开展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建立针对交通高影响天气的基于位置、协同互动、实时互动、实时更新的交通气象保障体系。比如,对于港珠澳大桥,粤港澳三地将共同完善立体精细观测网,建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跨地区联动气象服务机制。
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海港群,高效精准的港口及海洋气象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气象规划》明确,气象服务不但要为船舶航线提供大风、大浪、大雾、台风等常规气象服务,还要提供船舶航线定制、航线优选、航次评价服务。特别是要围绕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实际需求,开展海洋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规划》提出,大湾区将创新三地气象机制,突破核心技术,打造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机制,共建共享。坚持气象探测网共建、数据信息共享,增强大湾区气象融合度,推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提供气象多元化服务,创新气象协同机制、合作模式、数据应用与服务方式。
——科技引领,智慧先行。主动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最好最优水平,开展气象数值预报等重点领域技术合作,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智慧气象水平。
——服务湾区,保障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促进大湾区气象科研、业务和服务资源高效配置和跨行业跨地区深度融合,坚持气象部门预报预警的权威发布,提升气象服务大湾区经济社会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能力,着力构建保障民生的气象服务体系。
——对接全球,开放合作。坚持开放发展,对接全球气象业务科研工作,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强化气象服务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拓展国际气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室 朱剑红 薛永康)
责编:刘素素、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