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代呼唤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9-05-05 16:45:25 海外网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正在于,崇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商共享,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以期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在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引发高度关注,启迪深刻思考,为各国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提供了思想参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蓝色力量”。
滔滔海洋,以之为阻隔则会安于一隅,或错过世界,以之为纽带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如何看待文明差异,处理利益纠葛,汇聚发展合力?如果搞零和博弈、弱肉强食,结果必然是动荡取代和平,矛盾消解和睦,激化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正在于,崇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商共享,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以期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化解分歧、正视差异、平等相待,命运共同体意识筑起文明交流互鉴之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提出:“国家间要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不能动辄就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以“商量”这一充满中国智慧的方式妥善解决涉海分歧,创新了超越冲突隔阂、推动聚同化异的现实路径。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不管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扩大了这一公共产品的受益面。所谓“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只有交流互鉴,个体文明才能生机勃发;只有多样并存,人类文明才能多姿多彩。
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意识架起国家合作共赢之桥。从推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公共产品,到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到履行对发展中国家作出的“坚持正确义利观”的郑重承诺,“计利当计天下利”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底色,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独行快,众行远。”命运共同体意识追求美美与共、惠泽各方,不为唱响自己的“独奏曲”,而是要奏响世界各国的“交响乐”,不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提出中欧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在秘鲁国会演讲时建议让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行稳致远、乘风远航、满载繁荣、造福人民,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强调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透过习近平主席“桥”“船”“路”等妙喻,一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画卷跃然而出。从利益共生、文明共存,到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再到责任共担、发展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最终为的是“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古丝绸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造就文明交往盛况。今天“一带一路”从“大写意”走深走实为“工笔画”。历史和现实生动说明,不论相隔多远、差异多大,只要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并肩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经验,更是人类社会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远方的必然选择。(李斌)
原标题:开放时代呼唤命运共同体意识(人民论坛)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4日 04 版)
责编: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