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放宽落户,69个城市你选哪个?

2019-04-09 07:29:00 海外网
分享:

今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那么哪些城市在列?

昨天(4月8日)晚上,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因为一份政府文件炸锅了:“北上广要放开户口限制了?”“我们家这儿房价会不会又暴涨啊?”“放开户口,我家熊孩子上好学要更难了吧?”

这份瞬间刷爆朋友圈的文件,叫《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是4月8号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的。

文件明确,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请注意,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的是大城市,不包括北上广这些特大、超大城市。

今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那么哪些城市在列?

根据住建部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年底,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有69个城市,其中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安、郑州、济南、青岛、杭州、昆明等1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300万,属于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城市则包括长沙、洛阳、苏州、无锡、扬州、合肥、宁波、福州、厦门、南宁等城市。

这69个城市,不少都是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都是相当不错的。一步跨进省会,这个吸引力确实不小。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政策释放了哪些利好?网友们担心的事情会出现吗?麻辣姐给您抽丝剥茧,逐一解读。

一问:放开落户限制,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对比《2018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可以发现,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更宽了。今年,Ⅱ型大城市,即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已经不需要什么社保年限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而在去年,政策还要求“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从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到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表明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

实际上,早在国家政策出台前,一些城市就已经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比如今年3月,石家庄就出台政策,全面放开城区落户限制,申请者只需拿着身份证、户口簿就可以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落户,配偶、子女、父母户口也可一并随迁。

4月初,杭州也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将杭州落户要求降低了。此前,杭州的落户条件是:45周岁以下本科人才及35周岁以下专科人才,在杭州居住满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以上社保;现在则降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州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在这些城市落户口容易了,但在城市扎下根来并不容易,房子就是个大问题。”如何融入大城市,不少人心里感到没底。

那么,大城市落户限制取消了,房价会不会跟着出现大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今年以来全国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了50个。除了京沪两地,大部分城市落户难度已经不大。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政策,有利于已经在城市生活的转移人口平等获得公共资源,对房地产市场也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人才政策确实变相降低了限购门槛,会带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也会吸引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购房。”张大伟分析,过去两年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与人才政策力度空前有较大关系,“从长远发展看,人才对城市的核心作用是推动产业,而不是房产,因此人才政策不应成为房地产调控的窗口。”

对此,此次政策也提出,“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可见,“房住不炒”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调控原则依然是因城施策。

二问:放开落户政策后,城市公共服务咋享受?

《重点任务》提出,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推动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今年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看教育:到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要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看社保,今年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指导各地区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看住房,今年要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看就业,一方面,今年要强化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扩面提质。城市政府要向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但未落户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并加大与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地区的劳务对接力度。

根据《重点任务》,今年还将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在安排各地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权重,探索落户城镇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完善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贫困人口较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补助机制。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就得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那么这些现代化都市圈谁来建?《重点任务》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

三问:大城市更吸引人了,中小城市和农村怎么办?

大城市落户限制调整了,如何预防和治疗“大城市病”?《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超特大城市不能再继续“摊大饼”。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

大城市重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潜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同时,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

小城镇则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提高服务镇区居民和周边农村的能力。硬件方面,包括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物流、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2019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软件方面,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同时,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陆娅楠

责编:刘素素、张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