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短板

2019-03-06 09:15:32 海外网
分享:

心理疾病不仅是个体问题,也是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心理健康服务不是可有可无,而应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刚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发布的我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11%到15%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74%的受访者认为“获得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些数据显示,虽然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一些人存在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报告数据呈现的增长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快速迭代的信息社会,工作和生活都带着“快进键”的节奏,身心压力在所难免;社会急剧转型,伴随观念冲突、价值多元,有人“想不通”就容易陷入心理问题漩涡。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心理健康的“堤坝”一旦失守,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受到负面影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心结打不开、包袱卸不下,也会成为人生旅途的“暗礁”。数据显示,我国抑郁患者门诊量每年增加20%,3000多万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障碍。从不时出现的心理疾病患者行凶事件,也能看到精神疾患给社会带来的种种隐患。

心理疾病不仅是个体问题,也是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心理健康服务不是可有可无,而应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刚需”。但现实中,呵护公众心理健康存在诸多短板。一是认知短板。有人认为心理疾病是“思想问题”,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患者;有些患者羞于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害怕被歧视不去就诊。社交网络发达,“鸡汤”文盛行,人们愿意显示积极一面而隐藏真实自我,“社交压迫”也加深了认知偏见。二是服务短板。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行业领域尚未开展特定的心理健康服务。正规渠道不足,就给歪门邪道提供了可乘之机。前几年,披着科学外衣的“身心灵成长机构”走红,乃至打着国学旗号的“女德班”屡屡出现,正是迎合了某些人心理焦虑、精神迷茫的需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让人失去理智、陷入迷途。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必须高度重视,迎难而上,尽快补齐心理健康服务供给短板。

该提升的着力提升,将心理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个人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也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的内在要求。不能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而应渗透进各项社会工作中,变“单打独斗”为“众人拾柴火焰高”。重大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各类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心理诉求;社会治理中,应多听取各方意见,注意疏导不公平感,用心理学技术加强精细化治理,针对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

该落地的加快落地,把心理健康服务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就近咨询、及时干预,对维护心理健康十分重要。贴近性、专业性,也有助于消除认知偏见。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把脉问诊;北京市海淀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门诊,并纳入医保报销;青岛市创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合作方式,让心理健康机构随时随地进企业、进工地,开展心理援助。这些都说明,在基层落实心理健康服务大有可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中,对公务员、教师、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都有清晰刻画,各行各业不妨以此为借鉴,创新工作方法,对症下药,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开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服务。

心理疾病也是病,需要及早干预。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才能更好地建设健康中国。

责编:张荣耀、刘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