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户终于敢露富了

2018-09-14 15:18:38 莱芜日报
分享:

大年三十晚上,几乎半个村庄的人都到他家里等着看春晚,他干脆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虽然院子里很冷,但却挡不住乡亲们看电视的热情,一直到春晚结束很久,乡亲们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经吹来,农村一些接受政策快、行动早、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农村干部,一些文化科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复转军人、回乡职工和回乡青年,一些有传统技艺的能工巧匠以及善于经营、敢闯敢干的精明人,首先从亿万农民中脱颖而出,成为农村率先富起来的人。

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全国各地纷纷召开表彰会,给万元户戴红花,号召广大农民向那些致富能人学习,尽快富裕起来。

1981年12月21日,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人民政府召开多种经营“冒尖队”、劳动致富“冒尖户”表彰大会。

CK091404_2.jpg

政策发布

国家对农村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后,一些农户靠个人或全家的埋头苦干,加上懂技术善经营,迅速成为农村致富的“尖子”。

据记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年的时间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振奋精神,艰苦奋斗,战胜了严重干旱和其它自然灾害,农业方面全面丰收,集体和社员收入都有了新的增加,各公社都涌现出了一批“冒尖队”和“冒尖户”。

为了表彰他们的模范事迹,1981年12月21日,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人民政府召开多种经营“冒尖队”、劳动致富“冒尖户”表彰大会,表彰100个大队、256个生产队、320户。

这次大会中心会场设在县电影院,15个公社都设立了分会场,共计20000余人参加,场面壮观。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都得到了一定的物质奖励。

敢为人先

方下镇卢家庄的卢元友是当年“双冒”大会上受表彰的冒尖户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他一直从事拉地排车的工作。

1979年,农村战线率先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莱芜县5348个生产队中,采取定额记工的2708个,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的2403个。这对卢元友来说是重大利好,个人荷包迅速地鼓了起来。

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成了村里第一批“万元户”。虽然手里有了积蓄,但不敢“露富”。

直到1981年,他被村里推荐,参加了全县的表彰大会,卢元友被奖励了一张金鹿自行车的购车票。当他兴冲冲把大金鹿取回家,街坊四邻天天有人来看,正是这辆“大金鹿”,让思想禁锢的村民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也坚定了他拥护政策、解放思想的决心。

硕果累累

有了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保证,人们不再担心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也不再担心劳动所得会化为乌有。在城镇,企业实行层层承包,按劳分配。一批接一批的城里人或迫于生计压力,或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纷纷“下海”,从事个体工商业或者开公司。

“荷包”迅速鼓起来的一批人,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带领他们一起发家致富。

1989年,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雪野镇冬暖村20岁的王杰率先在雪野湖投资建了两个网箱,养起了鲤鱼,一年下来收入非常可观,并成为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他买上了摩托车、电冰箱,还给家里配上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大年三十晚上,几乎半个村庄的人都到他家里等着看春晚,他干脆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虽然院子里很冷,但却挡不住乡亲们看电视的热情,一直到春晚结束很久,乡亲们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对于父老乡亲羡慕的神情,王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主动帮忙,乡亲们跟随他养起了鱼,一起富裕。

进入21世纪,随着雪野湖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湖水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了支持家乡保护环境,把天蓝、地绿、水净的生存环境还给老百姓,王杰在雪野镇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又带头使村里养殖户一年内将雪野湖里的网箱全部撤掉。虽然不能再继续养鱼,但他利用养鱼积累的资金在雪野湖边开了一家饭店,专门经营雪野鱼头。后来,随着雪野环湖路的建成通车和湖水的不断优化,周边的旅游服务设施也不断完善,雪野成了真正的“旅游区”,王杰的饭店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

像卢元友、王杰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正是对“万元户”这个名词的肯定,才鼓励更多的人们脱贫致富。

展望未来

对于未来,爱读书看报的卢元友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年轻人更有想法,有创造力,希望他们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抓住好时期,秉承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奋斗,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我们的城市也会更上一层楼。”

王杰也常说:“你瞧,咱老百姓现在看病有新农合,孩子上学有校车,公路也宽敞多了,现在开车进城打个来回才四十来分钟。这在40年前做梦都想不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中国梦,是伟大的梦,是民族的梦,更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幸福梦。我们既是追梦人,又是圆梦者,未来有多美,就靠我们一起努力!”( 孙菲菲 )

责编: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