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真痛点,南站定不“难”

2018-07-31 09:52:22 海外网
分享:

城市治理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特别像北京南站,牵扯到的部门多,需要梳理的关系多,必须打通的关节多,服务的对象也多,这就更需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调动各方积极性。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北京南站的事儿。

“深夜‘正规出租黑车’泛滥,一单就要300元!”“太多的商业设置,挤占了大厅太多的空间。”……这几天,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北京南站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网友直言,“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甚至有人戏称:干脆,请上海虹桥站接管了北京南站吧!

7.30-1.jpg

网友一出招,职能部门便接招。7月29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铁路局、丰台区政府、北京南站管委会等迅速行动,在北京南站召开现场会,研究运输保障、交通秩序治理和服务提升等措施。

不仅接招,更要“解招”。从公交集团增开高铁专线多样化线路,到引导出租驾驶员前往南站运营;从加大对出租汽车行业监管力度,到改善打车等候区和旅客候车环境……众多部门聚指成拳、协同联动,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北京南站不再“难”。

北京南站,其实历史很悠久,1897年就有了。不过,现在的新北京南站,是2008年重新启用的。这个中国首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可谓在万众瞩目中含着“金钥匙”出生。因为地处要枢、人流众多,也一直备受关注。

7.30-2.jpg

北京南站的“槽点”,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如果设计先天存有缺陷,再加上管理滞后,场地被众多商家分割,再大的候车空间也会变得逼仄。再比如,正规出租车漫天要价,既有深夜运力不足的问题,也同样暴露出监管缺位。以问题为导向,直面城市痛点,一一聚焦难点,定点清除乱象,使站内外井然有序,乘客才能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对于首都北京来说,北京南站既是城市的面子,也是城市的里子,还是城市的窗口。外地乘客风尘仆仆来到这里,看到乌泱乌泱的人群、面对等不来的出租车,还被一张口就要价几百元的车费……这样的遭遇,势必让乘客感到不适。也正因为这样,及时“捕捉”公众不满,迅速加以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为了满足群众出行的更高要求,也是为了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和治理水平。

学者贝淡宁说过,“一般来说,对一个城市魅力的评价不仅仅是美学判断,也是对那座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道德判断。”将其延伸开来,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衡量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要丈量大楼的巍峨,更要度测人心的细微;不仅要看现代化设施的表面,还要体察设施经纬之间的细部。

7.30-3.jpg

简言之,就是既要看“看得见”的硬件,也要看“看不见”的软件,比如在设计上有没有做到人性化,在细节上有没有体现人情味,在服务水平上有没有强化以人为本,在管理水平上能否配得上公众的正当需求?如果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完善、服务不贴心、细节不到位,即便硬件设施再好,也只会带来服务质量与硬件设施不匹配的错位,无法让老百姓满意。

“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当前,在城市管理中遇到的挑战多,治理者承担的压力大。不过,我们也处于信息技术手段空前丰富的时代,只要以民心为基点,以民生为坐标,以民意为镜子,在规划、管理、服务中倾听民众呼声、注重民众体验,那些公共管理的难点、痛点,也一定能突破、能消除。

城市治理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特别像北京南站,牵扯到的部门多,需要梳理的关系多,必须打通的关节多,服务的对象也多,这就更需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调动各方积极性。集思广益,凝心聚力,让硬件更硬,让软件更软,公共设施才能更好地服务公众,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和谐宜居。这正是:齐抓加严管,南站定不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王石川)

责编:夏丽娟、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