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力量还百姓蓝天
2018-07-10 10:12:08 海外网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侧边缘的一家违法建材企业的库房被依法拆除。新华社记者 刘懿德摄
7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报告在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的总体情况的同时,反映了检查中发现的一系列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问题。
执法检查 覆盖全国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发出了动员令。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第一年就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目的就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5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为4个小组,由栗战书委员长和三位副委员长带队,分赴8个省区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检查组深入到26个地市,共召开29次座谈会,听取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实地查看了107个单位和项目。同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自查,实现了执法检查全覆盖。
不走过场 真抓问题
“河北邯郸‘城中有钢’,石家庄‘煤电围城’等问题突出。”
“汾渭平原近年来PM2.5浓度不降反升,2017年汾渭平原PM2.5年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采暖季 PM2.5平均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均值为50.6%,在全国排位靠后。”
“陕西治污降霾年度行动方案确定的任务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相关考核问责不严,发挥作用有限。”
……
梳理执法检查报告,记者发现,报告用大篇幅反映了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有问题的地方,直接“点名”,毫不讳言。
报告指出,目前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过程中,我国主要存在结构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部分配套法规和标准制定工作滞后、大气污染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执行不够有力、执法监管和司法保障有待加强、法律责任不落实等六大问题。报告还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意见和建议。
“执法检查就是要真找准问题、真抓住问题、真解决问题,不能走过场,不能搞评功摆好那一套。”在6月1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栗战书对执法检查作出要求。
随机抽查 落实整改
报告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汇报和自查报告中谈工作成绩多,对问题说得少、缺乏深入分析研究。检查组看到的多是以治理成效和经验为主的好典型,随机抽查发现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问题。
在河南,抽查小组发现,洛阳伊滨区庞村镇、偃师市寇店镇、洛龙区李村镇有家具制造企业群,总数达400家以上,多数与居民区、学校等混杂,治污设施简陋,且不正常使用,粉尘污染突出;在山东,检查组现场抽查发现,山东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焙烧炉烟气在线监测设备上设置了15%的标准氧含量,导致折算浓度仅为实测浓度一半不到,涉嫌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执法检查期间,检查组在河南、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北等地随机抽查,每到一处,根据生态环境部监察局事前暗访摸排的线索,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共对12个城市38个企业和工地进行了抽查,均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法律层面上主要是三个不到位:一是企业责任不到位,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较为突出;二是部门监管不到位,法律规定的部门监管责任缺失;三是政府履责不到位,执法存在“粗、宽、松、软”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执法检查组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违法问题当场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交办,要求地方严格查处整改;二是责成地方进一步调查处理,要求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依法完成调查、制定方案,确保整改到位;三是纳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查范畴,推动地方进一步落实整改。(记者 孙 懿)
原标题:人大执法检查聚焦大气污染防治法
用法治力量还百姓蓝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10日 第 02 版)
责编: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