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药在哪?
2018-07-09 14:45:39 海外网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医药费用令人咋舌,患者及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筹钱看病,最费钱的一笔支出当属抗癌药品。这些抗癌药品动辄几千上万元一盒,一年几十万元的买药费用,一般人家都难以承受。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昨天从影视角度聊完《我不是药神》,今天我们继续从“药”的角度聊,这是你们更关心的话题。
《我不是药神》对大多数医药界人士来说,估计都能联想起当年轰动一时的“陆勇”案。现实中的陆勇是一名慢粒白细胞患者,给自己买药也帮助病友代购印度抗癌药,这些药品在国内属于未经许可的假药,被捕后,在病友的强烈声援下最终释放。
故事在博得大家的泪水同时,也让癌症患者及家庭成为关注焦点。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医药费用令人咋舌,患者及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筹钱看病,最费钱的一笔支出当属抗癌药品。这些抗癌药品动辄几千上万元一盒,一年几十万元的买药费用,一般人家都难以承受。这也是影片男主角之所以被患者称为药神的重要原因——药便宜了,买得起,命也就“续”上了。
很多人一边看电影一边擦眼泪,估计还会一边骂这药怎么就那么贵,谋财害命啊!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话,估计多半会摇头,并感叹“真是两难”啊。如果药价下降,对患者利好,但是对制药公司来说,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动力去研发药品,将来或将无药可用;如果药价不降,医保来埋单,国家财力有限,降了这个药,其他疾病群体利益就被“挤出”,究竟给谁埋单好?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同时,各国对全球创新专利药的政策差异,也影响着价格高低。
一片不起眼的创新专利药,背后是一场制药公司的豪赌。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研发周期、一期接一期不允许失败的临床试验,只为了“赌”其有效、特效,换来20年的专利保护期,实际上等到新药上市后,基本只剩七八年专利期。业内有一句话概括了这种“豪赌”:“第一片药生产出来需要花费10亿美元。”
那么,患者就必然要为这么贵的药埋单吗?不一定。
首先,新药专利期到期后药价会断崖式下跌,这时与专利药生物性、有效性一致但便宜很多的仿制药,会集中进入市场,价格会在市场竞争下越来越低。
其次,国家还可以立法强制许可仿制。按照约定,各国可以在本国出现公共健康危机的时候,实施药品强制许可,即使是专利期内的药品,也可以强制许可仿制。影片中男主角从印度带回的药品就是强制许可仿制药品。按照入世协议,发展中国家对专利保护有10年过渡期,印度利用过渡期发展仿制药产业,10年过去后,依然想办法强制许可,以保护仿制药产业发展。而我国遵照协定,不允许强仿。但是话说回来,印度药不一定就是便宜的“神药”,其中也不乏假药、无效药,印度制药工业水平只是发展中国家水平,仿制能力仍有待提高。
第三,药价也可以谈。一方面,药品的定价,还要看临床效果,以及惠及的人群,如果效果只是有点用,或是只惠及很小一部分人群,则需要重新评估其价值,与制药公司商量价格。一些国家有专门机构,用健康经济学来衡量药效,让药品费用更物有所值。另一方面,有些国家医生群体替患者出面与制药公司协商定价。2016年、2017年,我国已经启动两次医保谈判定价,十几种抗癌靶点药物通过谈判实现大幅降价并进入医保目录,一些药品价格甚至被“腰斩”,大量患者都能吃得起。比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易瑞沙,月均药费从15000元降至7000元,而曲妥珠单抗(俗称赫赛汀 )则由一支2.2万元,降到7600元。今年,进口抗癌药品还要实现零关税。
当然,我国有很多过了专利期的药品仍然采用原研药模式来维持原价,这也是一个大家诟病的现象。这与不合理的市场环境、定价模式有关,也与公众愿用进口药、不爱用国产药的用药习惯有关。我国的创新研发能力、仿制能力较弱,难以与这些专利药形成竞争,公众用药习惯则助推了这一“恶果”。这需要从根本上重视、提高创新研发能力,推动良性竞争环境形成,生产出高质量的创新药品和仿制药品,才能有市场话语权。
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提出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高质仿制药进入上市药品目录集。并从研发、生产、采购、支付、使用全链条,为高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铺平落地路径。仿制药是各国控制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用药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上述两个目录,被视为中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的重要举措,业界称“中国仿制药行业有望迎来春天”。
虽然说,一边要首创,一边要高质量仿制,路还很长,但是从国家上述动作、出台的各类措施中,不难看出国家的决心。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更是让合理药费想象有了坚实基础。
影片简单直白却备受关注,正是复杂而纠结的现实给了电影巨大创作空间。看电影不需要多长时间,改变现实却要全国每个人用无法丈量的长时间来实现。因此,且给国家一些时间,毕竟我们是人口第一大国,发展中国家,还面对着无止境的各类医疗药品需求。这正是:为生命亮起绿灯,让吃药不再两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李红梅)
责编:刘素素、武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