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电影去旅游|一路向南寻《芳华》

2018-01-30 14:29:31来源:海外网
字号:

工作室Logo.png

三年前到蒙自碧色寨采访,当时就笃定,这个被遗忘的村落,哪天注定要被记起。从《芳华》到《无问西东》,两部影片中都可以找到这座滇南小城的影踪。《芳华》的拍摄地碧色寨,以及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坐落的院子,让蒙自这座城市,除了过桥米线,还有了引人回味的东西。

铁路拉来碧色寨

图1:碧色寨车站_副本2.jpg

图:碧色寨车站。资料图片

“这椅子就是刘峰、何小萍相拥的位置!快坐好,我来拍照!”1月27日,重庆游客李清乘坐昆明至蒙自K9812次列车到达蒙自。在男友的安排下,李清以碧色寨火车站闻名的三面钟为背景,“咔嚓”“咔嚓”将自己与那段座历史定格在了一张张照片上。

从昆明乘火车一路向南,4小时就可以抵达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碧色寨。影片《芳华》中医疗队驻扎的火车站就是此地。《芳华》热映后,滇越铁路上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碧色寨火车站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这个20世纪初曾称为“小香港”“小巴黎”的地方,仿佛又恢复了昔日的喧嚣。

图2:碧色寨车站古老的哥卢士酒吧_副本2.jpg

图:哥卢士酒吧。资料图片

碧色寨火车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此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能直达越南海防港。这里曾经是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交汇处,从1910年起的30多年时间里,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腊人接踵而至,纷纷在这里开设洋行、酒楼、百货公司、邮政局。正是依托滇越铁路,云南省首个海关、电报局、邮政局、外资银行等诸多“第一”均诞生于此。当彼时的“东方之珠”上海还是小渔村时,碧色寨已被誉为东方的“小巴黎”。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白兰地与苞谷酒干杯、高跟鞋与千层底同路,东西方不同文化相互碰撞。

如今黄墙红瓦的法式站房、黑褐色的铁轨、红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构成了碧色寨的斑斓。走在2平方公里的碧色寨火车站,还能清晰地看到百年前的历史:火车站钟、警察局、法国员工宿舍、哥胪士旅馆、红土地网球场,甚至还有当年法国人栽下的一颗葡萄树。

随着准轨铁路的修建,碧色寨车站也随着米轨铁路陷入沉寂,好在作为百年老站始终未曾被抛弃。当地政府和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一直维护着这个远离城区的小寨子。

《芳华》热映后,在碧色寨车站,常能看到一群身着白衬衣、头扎麻花辫、挎着绿军包的中年人。“我们也是那个年代的人!”昆明游客杨智惠和朋友们从附近的店里租来70年代的绿军装,追忆起属于她们的“芳华”。

西南联大,也曾落脚

图为:蒙自市西南联大旧址博物馆中,群众在义务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西南联大风火历程。(刘昊亮摄)_副本2.jpg

图:蒙自西南联大博物馆中的义务讲解。刘昊亮摄

蒙自作为抗战的大后方和火车最先通达的地区,在云南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这里曾是云南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当时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通过蒙自转运。位于蒙自市中心的南湖公园景色优美、风光旖旎,这里不仅有云南第一名吃“过桥米线”的传说,也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片学习的净土。

抗战爆发,华北地区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因为碧色寨站交通便利,西南联大的文学院、法商学院迁至蒙自南湖边,后又转至昆明。尽管西南联大在蒙自办学时间仅有一学期,但联大精神却至今仍影响着蒙自。

1938年6月,南湖畔经常可见闻一多、朱自清、汤用彤、陈寅恪等大家学者的身影。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以“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为己任。在蒙自,联大师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支持帮助地方发展文化教育,广泛传播爱国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给当时的蒙自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朱自清先生在《蒙自杂记》中写道:“他们又帮忙北大的学生办了一所民众夜校,报名非常踊跃,但因为教师和座位的关系,只收了200人。夜校办了3个月,成绩相当可观。”

如今,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教室和师生宿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主要旧址有5处:哥胪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家旧宅。

实际上,“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在西南联大学子中并非个例。据介绍,西南联大8年,前后有8000名学生就读,可最后拿到文凭的大概也就4000人。这倒不是因为学生不努力,而是因为不少联大学生选择投笔从戎。

寻芳热潮,涌动蒙自

如今,电影引发的“寻芳”热潮,让碧色寨小吃店主李丽华的营业额翻了好几番。

图为蒙自市南湖一景揽胜楼(李朝志摄)_副本2.jpg

图:蒙自南湖揽胜楼。李朝志摄

蒙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华天宝。蒙自市区的南湖,自明朝时就开始疏浚,当时知府带领民众将湖中淤泥杂草取出,垒成3座小山,分别以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为名;并从十几里外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之水灌入,形成碧波荡漾的大小两个湖泊。湖中各式亭台楼阁、奇花异卉,环境清幽。南湖又因有文人学士常来相聚,吟诗作赋,攻读诗书,有“学海”之称。当年联大学子,也常徜徉湖上。

在蒙自城区北部7公里,有一处被称为“长桥海”的淡水湖。“长桥海”在彝语中又被称为“矣坡黑”,意思为“湖底有涌泉的海”。为实现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合理开发,蒙自市建立集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蒙自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蒙自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涌向几个苗族村寨间的开阔坡地。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男女青年之间,通过对歌相互认识。若是情投意合,双方就互赠礼物留念,待到花山节结束后,就可以期待喜酒了。

图为:蒙自市郊长桥海畔新建的尼苏小镇,曾经以农耕为主的村民现在以旅游业、餐饮业为依托实现脱贫致富(王莉摄)_副本2.jpg

图:蒙自尼苏小镇。王莉摄

在蒙自经开区畔长桥海与大屯海交汇处,一座休闲度假小镇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尼苏小镇”以红河州世居的少数民族彝族尼苏支系为主题,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在丰富着云南全域游内涵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主动脱贫、自主创富提供了平台。

在红河,更是不乏美食。作为“中国过桥米线之乡”“中国石榴之乡”和“中华特色美食名城”,到了红河州不尝下蒙自过桥米线和建水汽锅鸡、石屏烧豆腐可不行。

如今,在蒙自这片火车汽笛鸣响了百年的红土地上,不仅有旧时代的“芳华”,也有新征程的起航,飘香的“过桥米线”下,更美好的味道正引人遐想、催人品尝。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杨文明 张伟明)

责编:张莎莎、宋鹏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