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东部地区被暴雪“刷屏”啦!1月2日以来,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中北部、安徽中部、江苏西部等地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其中,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等局地出现大暴雪。
中央气象台1月3日18时发布了今冬首个暴雪橙色预警,多地经历创纪录大雪!3日,河南、湖北、安徽多地的降水量打破1951年开始的气象纪录。省会级大城市中,湖北武汉(29.6毫米)也出现了21世纪以来1月最强降水,而合肥(27.4毫米)、南京(26.3毫米)降水量分别位居1月同期第二位和第三位,同样为1月罕见的强降水。大家可以看图感受一下:
河南宝丰,暴雪来袭。
今冬北京为啥“贫雪”?
中东部多地的人们纷纷堆起了雪人,北京人民却只能“望雪欲穿”。为啥这次大范围降雪“避开”了京津冀?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向蓝蓝天工作室记者解释道,降雪需要冷暖空气交汇,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这次中东部地区普降大雪,是因为来自孟加拉湾地区的暖湿气流非常强盛。暖湿空气自西南方向进入中国,与北方南下的弱冷空气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交汇,持续湿冷,促使大范围雨雪形成。但交汇点偏南,暖湿气流还没跑到北方就遇到了冷空气。可以说,京津冀就没被划拉在这次的降雪“圈”里。
为啥这个冬天北京的初雪迟迟不来?北京市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科长施洪波告诉蓝蓝天工作室记者,从常年气候平均资料来看,北京入冬的第一场雪出现在11月29日。这个冬天,北京的初雪确实偏晚。“2017年1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拉尼娜状态,西伯利亚高压阶段性偏强,冷空气势力总体偏强,京津冀盛行西北气流,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不利于暖湿空气向京津冀输送,水汽条件不利于北京形成大范围降雪。”
那要什么样的气象、气候条件,才会带来降雪?施洪波指出,形成降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降水系统;二是要有较为充足的水汽,三是冷空气。当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交汇,且气温下降到一定的温度,就能形成降雪。“北京在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的第一场雪都是经历了雨夹雪—雪的转变过程,降水量比较大。而今年冬季前期冷空气频繁,但水汽一直不够充足。11—12月是秋季向冬季转变的季节,如果不能同时满足降雪的三个条件,平原地区就不容易出现降雪。”
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宋文玲的印证,她表示,自2017年12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北风强,即冷空气强,来自南方的水汽条件差,属于“干冷型”,空气较为干燥,形成降雪的条件不够充足。
中东部大暴雪和气候变化有关吗?
中东部地区这两天哗哗下暴雪,京津冀地区却“贫雪”,这种降雪“贫富不均”的现象,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存在某些关联吗?
宋文玲表示,总体而言,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在继续,在这个大背景下,每年反映在某一具体地区或具体时间段的气候特征有所不同。“从我国历年的冬季降水量序列来看,1989年—1998年冬季降水较多,1999年至今接近常年同期值,其中2016年属于降水偏多的年份。虽然近年来华北地区的降水日数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从长期来看,降水量变化并不是特别大。其实,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是极端性事件增加、降水的分布不均,例如,有些地方下大暴雪,有些地方极为干旱。”
责编:吴正丹、武晓芸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