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丹驻外前,父亲回忆起40多年前在老家湖北看苏丹孩子演杂技的场景,我其实是不太相信的。到苏丹后, 在苏丹杂技团的剧场见到团长穆达维时,他用一口流利汉语向我表示欢迎。说起我的老家湖北,他分外高兴:“那我们是老乡了,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7年10月,本报记者李逸达在苏丹中石油炼厂采访。
1971年,根据中苏两国文化交流协议,中方老师来苏丹挑选了50个当地孩子去“留学”,学习中国杂技、魔术和民乐,当时年仅8岁的穆达维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年纪很小,看到师傅表演爬杆,爬那么高,我都哭了,有些害怕,觉得学这个也太难了吧。”
采访南苏丹维和部队官兵。
“但中国师傅们对我们非常好,从基本功慢慢教我们,我们都管他们叫爸爸妈妈。武汉冬天可冷了,杂技团专门给宿舍装上了暖气,夏天特别热时,我们还会去庐山边避暑边训练。”穆达维笑着说,“当时就是饮食不太习惯,苏丹人都是吃大饼的,一下变成吃米饭了。但我们当时都觉得如果坚持吃米饭,也许就能把杂技学得更好,我到现在还喜欢吃米饭。”
采访非盟峰会,在非盟总部门前留影。
1974年,穆达维和他的同学们学成回国,苏丹文化部以他们为主力,创建了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历史上第一个杂技团。杂技团老演员梅迪说,阿拉伯谚语讲“求知,哪怕远在中国”,他们是“学杂技,哪怕远自苏丹”。不久前, 穆达维、梅迪等人还受邀回武汉看望恩师。梅迪说,回到以前的练功房,重新见到中国爸爸妈妈,大家都激动地流泪了。如今,苏丹第六批赴中国培训的杂技学员也学成归来,老演员贾迈勒的女儿宰纳白就是其中一员。
苏丹的沙尘暴场景。
在苏丹,听着苏丹老乐师用二胡演奏苏丹民曲“春之爱”,像40年前的父亲一样,我也深深地被感动了。(李逸达)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责编:刘亚伟、武晓芸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