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上岗”:抢饭碗还是好帮手?
2017-04-26 09:07:35 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你还认为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答答题、下下棋的玩伴,只是虽然很美好但仍然遥远的存在,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上岗”工作了。
“天下无拐”要靠人工智能实现了
无论是电影《亲爱的》,还是《失孤》,那些千里寻亲的故事总让人潸然泪下,也让我们感受到打拐的艰难。据官方的正式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万名儿童被拐卖,而民间机构估计的数字则高达7万,这些丢失的孩子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回到父母身边。
人工智能无疑提供了另外一条过去无法想象的解决路径。除了比对寻亲平台的照片,还可以通过调用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数据,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定位走失或者被拐的儿童。毕竟,即使付贵最终得以回家,但27年的伤痛早已难以抚平,如果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尽快找到走失或者被拐儿童,才能真正避免悲剧的发生,让“天下无拐”不再只是美好愿望。
让人工智能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在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无论是深蓝、沃森,还是AlphaGo、Master,多是围绕记忆、逻辑、运算对人类展开挑战,在知识问答、棋类比拼中屡次战胜人类。但是现在,人类通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才取得的听觉、视觉等天赋,也正在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比如百度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替代”或者“帮助”似乎正在向纵深发展。
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IDL)林元庆博士表示,“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困难,不同于普通的图像识别。就人的脸部特征而言,每个人的脸部结构都是相似的,这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不利,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其次就是表情、光照条件、整容等外因影响。不同的表情、角度观察,光照条件的影响,人脸遮盖物,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再加上整容、P图以及堪比整容的化妆技术,都增加了人脸识别的难度。而跨年龄识别就更难,因为不少人童年的很多面部特征其实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消失了。”
但是,在林元庆看来,人工智能更多的是来帮助人类的,去做那些人类做不好或者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刷脸认证、图像寻人已经应用到了很多场景当中。
马云在刚刚结束的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表示,对于此前取得社会巨大影响的“AI下棋”事件,他认为这并不是人工智能应该体现的能力,因为机器要做的是人类做不到的事情。他说,“过去人类的10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100年,我们将会把机器变成人,只不过这个人跟我们想象中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让机器成为人最好的Partner(合作伙伴),而不是人最大的对手,不是让机器来取代我们这一代的人。”
作为国内最早巨资投入人工智能研发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也不同意人工智能的威胁论。但是,他认为,人工智能虽然不能超越人类,但当它能够逼近人类的时候,就会逐渐颠覆各个行业。因为人工智能以更加智能、更加方便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前纯靠人工的笨方法当然就不再需要了。
如果如李彦宏所预言的,人工智能会是一场堪比工业革命的大变革,那么,它确实可能会替代很多人类的工作,但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职业。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