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海尔模式”
2017-03-24 14:05:18 中国经济周刊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CTO赵峰认为:相对于前两个阶段,智慧家庭的3.0时代最大差异,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网器和生态具备主动意识。
“人单合一”彰显海尔野心
整套智慧家电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背后,还需要智能制造平台的实力支撑。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众多制造企业纷纷开始智能化转型。与大多数还停留在“机器换人”的阶段的企业不同,海尔互联工厂打通了整个生态价值链,通过用户、产品、机器人、生产线之间的实时互联,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交互、设计、制造等全流程中,将消费者变成“产消合一者”。
人单合一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这是一种管理新思维,排除地缘政治和管理意识形态的干扰,把市场与人的永恒关系作为唯一的管理尺度。而这一目标也显示了海尔的抱负:全球化管理。
不仅如此,海尔还将互联工厂软化、简化、云化,搭建起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
在当前的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美国的GE和德国的西门子作为发达国家智能制造的代表,已经开始探索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推出了Predix、MindSphere平台,构建互联网生态体系。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海尔智能制造一方面要支持海尔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形成全球智能制造第三极,“中国的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也不同,如要换道超车,就得走一条差异化路径,构建起可以跨产业,在生态层面上相互联接和协同的平台,通过用户需求驱动的模式创新(供给侧改革)来带动企业的软硬升级”。
区别于美国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德国由工业化带动信息化,COSMO是在互联工厂模式的核心基础上,企业可以迅速复制海尔互联工厂现有的成果,帮助企业快速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并缩小了与其他先进国家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帮助更多的企业成为“海尔”。
陈录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真正的工业4.0不但要实现系统与机器的柔性化、生产设施的网络分布化,还有生产全要素、全流程的互联互通,产品的联网和用户与各个环节交互。”
海尔方面表示,COSMO平台实践已初见成效。以胶州空调互联工厂为例,高精度方面,实现新产品开发100%用户参与设计,定制占比25%以上;高效率方面,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以上,效率提升100%。
对话陈录城:
平台模式才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中国制造如何顺利实现智能化转型?
陈录城:互联网时代,主动权由企业转向用户,且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所以要求企业从以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从大规模制造转变为大规模定制。从2005年开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提出要把传统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2008年,海尔对整个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体系进行了模块化改造,同时在虚拟设计、实体制造方面进行了系统建设。从模块化到自动化再到黑灯工厂,直到现在的互联工厂,海尔依托持续自主创新体系,经过10余年的持续探索,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和技术体系创新实践,初步构建了互联工厂生态圈体系和业务模型体系、家电业智能制造具体的实施方法论体系、实施策略及标准,为制造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提供了借鉴和示范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海尔互联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陈录城:互联工厂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软件,也不是硬件,因为软件与硬件都是手段,是最基础的,不是核心竞争力,平台模式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平台能够聚合海量的软硬件、大数据分析等生态资源,而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用户参与全流程大规模定制的最佳体验。获取与满足用户最佳体验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周刊》:海尔COSMO表示将于与西门子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并列的第三极,海尔为什么这么说?
陈录城:COSMO平台与美国、德国的模式不能划等号。COSMO跟用户联系更紧密,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大规模定制,不仅效率更高,精度也更高。
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标准不统一、方向不清晰、手段和模式混乱无序等表现突出。海尔的COSMO平台,实际上是搭建了一个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并首次提出了中国智能制造的五大标准:开放、互联、柔性、智能和可视,这相当于中国企业智能制造的指南和落地标准。
COSMO为企业提供用户参与企业全流程大规模定制的能力,不仅仅是让企业精准获取了用户的需求,快速满足用户最佳体验,更重要的是,实现用户需求驱动企业全流程的变革,变原来以企业中心的传统模式,为以用户中心并联协同的互联网模式,这样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效率和对用户终生价值的体验满足。
COSMO平台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工业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中,全流程资源都是同时来参与,为用户全流程周期提供服务。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