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孩子入学,各国学校如何“刁难”家长

2017-03-13 11:27:54 环球时报
分享:

招生时学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本无可厚非,然而家长的“软实力”变成孩子入学的硬指标却引起不小争议。日前,广州某私立小学招生时规定,学生父母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

  招生时学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家长的“软实力”变成孩子入学的硬指标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日前,广州某私立小学招生时规定,学生父母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有家长质疑,这种规定有违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家长的学历与能力也未必能够匹配。作为学校,难道不知道“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道理么?但也有家长认为,学校也许有自己的道理,既然是私立学校,不能用公立教育的观点去看待。

  美国:家长“必修课”

  学校面试家长对于广大的中国家庭来说还是件“新鲜事”,而在私立学校遍地开花的美国,这种事情已经成为部分家长的“必修课”。

  美国的学校一般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其中,公立学校是指设施和经费都由联邦、州或地方政府提供的学校。私立学校的经费则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宗教团体或私人捐款、基金等。在美国,大多数的私立学校是由宗教机构或组织在运营的。尽管在美国免费进入公立学校学习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但仍然有很多人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形成的特殊“圈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私立学校不仅费用高,而且录取比例低,想要进入这类学校,不仅孩子的天资非常重要,“拼爹”也不可或缺。被称为华盛顿私立学校之“哈佛”的赛维尔友谊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权贵阶层的子女,其中包括罗斯福的儿子、尼克松的女儿、戈尔的儿子、克林顿的女儿、奥巴马的女儿、拜登的孙子孙女等等。

  申请私立学校,不仅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更是一种折磨人的考验。美国私立学校家长面试主要围绕着教育理念展开,主要包括:“你孩子为何要报考我们学校”、“你总共报考了几所学校?如果都被录取,你准备选哪一所”、“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你认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你愿意融入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吗?你愿意和别的家庭来往吗”、“你认为孩子成功的定义是什么”、“你平时在家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等等。

  面试官通过观察家长的反应,来判断家长是否适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如果家长的想法跟学校想法南辕北辙,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录取。

  欧洲:家长“争平等”

  欧洲大多数学校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由于学校大多要面试学生,也间接面试了家长。杰妮的儿子本尼是柏林一所公立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早在入小学三年前,她就收到教育部门的邀请函,告诉家长可以自由选择孩子喜欢的学校等。入学前,学校对孩子进行了两次面试,第一次是简单的学习内容测试,第二次则是州教育部门官员对家长进行面试。

  “面试就是一次交谈,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比如几岁断奶,几岁开始走路,孩子都有什么本领等。”她说,交谈主要是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而不是入学的门槛。

  欧洲的私立学校对孩子入学要求相对严格。不过,瑞士日内瓦一所私立学校的招生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学校对家长进行面试,主要是看看学校办学理念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也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位招生人员表示,除了经济条件外,学校对家长的背景并没有严格要求,不作为入学条件。

  德国教育专家霍夫表示,欧洲一些私立学校很早以前也曾把家长的学历、地位等当成入学条件,一些孩子曾因此被拒绝入学。后来,不少家长向学校所属的教育部门反映,甚至还告到法院,最终胜诉。近几年,各地私立学校几乎没再出现此类事件。

  对于广州某私立学校的硬性规定,霍夫认为“这种现象已经触及了教育公平问题”。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应该向所有家庭敞开大门。许多欧洲私立学校收费高,但每年都免费招收来自低收入家庭但成绩突出的学生,这也是一种教育。

  印度:家长“求面试”

  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私立学校也相当普及,大约占到印度整体教育资源的一半以上。这些学校的主要经费靠自筹得来,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相当看重。招生时虽然不会正式地面试家长,也没有明文规定家长一定要在某收入水平或学历水平,但校方大多都会与家长“亲切沟通”,通过对学生家长的职业背景、成长经历、对学生预期等方面的考察,校方自然能摸清对方底细,相当于更全面的“面试”。

  印度家长大多对“面试”并无异议,这种“配合”更多源自印度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印度的优质教育资源少,而且几乎完全倾向富裕阶层,势必让更多印度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阶层人士“上赶着”去“被面试”。资料显示,印度6至14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中,有近1/3的人选择私立学校。

  新德里妇女儿童保障协会理事长阿肯德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初等教育和精英教育间的水平差距一直很大,很多孩子到小学三年级了连基本的加减法还不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女童,至今仍有14岁就可以嫁人的旧习俗,很少人关心她们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一位印度小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理想的上学之路”是进入公办传统名校的“国际部”,这属于一种公私合营的学校部门,收费在普通公立学校与典型的贵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有一定保证。但往往这类学校更看重学生的家庭背景,这不仅是出于学校筹资方面的考虑,更在于这类学校大多要向国际名校看齐,学生的毕业去向,是否能和国外高校接轨都是其考虑的重点,所以如果学生家长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校方往往还能“特招”。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