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网络强国是目的
2017-03-13 13:11:01 中国经济周刊去年11月11日,腾讯度过了自己的18周岁生日,腾讯内部称其为:“成人礼”。从一家打算做网络寻呼机的创业公司,到今天的“企鹅帝国”,腾讯的18年也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进化史。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0期
原标题为“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的”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两会现场报道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带来7份建议,涉及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全球竞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深圳加快国际科技及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3月3日,平时几乎不接受采访的“小马哥”与记者进行了难得的一年一度的交流。
“互联网+”中国全球领先
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2个亮眼的新词:蓝天保卫战、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人工智能、国家公园体制等。李克强总理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这也是“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我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其实跟我两年前提出关于推动‘互联网+’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而网络强国是目的。”马化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早在2013年,马化腾就首先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一直呼吁和希望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马化腾提出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而当年“互联网+”也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随后“互联网+”行动计划由国务院颁布,并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推进工作之一。
马化腾表示,“互联网+”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能看到很多产业和互联网的充分结合,可以说从全球来看,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而接下来就是将“互联网+”再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谈到数字经济,不仅有像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的增量市场,也有一些传统行业中存量市场可以开拓,当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衔接之后,会产生大量转型升级的机会。”马化腾说。
但是,马化腾也坦承,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很多矛盾和冲突。“很多利益链会重新打散、重新组合,会有很多矛盾,也会产生很多监管的问题。比如在互联网交通领域,网约车有过争论,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但是,共享单车可能又出现新的问题。该怎样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要去认真思考的。”
未来的战略制高点是技术
去年11月11日,腾讯度过了自己的18周岁生日,腾讯内部称其为:“成人礼”。从一家打算做网络寻呼机的创业公司,到今天的“企鹅帝国”,腾讯的18年也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进化史。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化腾心中已经不如当年创业时那般焦虑。“为什么腾讯最近总是在提科技,其实也是焦虑所在。”马化腾说,“只有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才有可能保持在战略方面的制高点。当一个浪潮趋势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到而有的人做不到,就在于有没有掌握这个技术。”
其实,腾讯已经非常低调地成立了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在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领域也已大力投入研发多时,马化腾还透露,在其他未来人机交互方式等领域也都在积极关注。
马化腾透露,“腾讯的人工智能研发分为好几块,AI Lab主要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而每个事业部门(BG)里面其实都有AI的团队,过去几年一直在做。比如说我们的优图团队,对人脸识别方面的技术是最强的,因为我们每天都有这么多亿张人脸照片往上传,想不强也很难,这个技术也已经应用在我们很多产品中”。
“过去可能有很多红利,如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内容红利等,但最终还是要看到技术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东西。如果和过去一样只做纯软件、纯服务,可能会在未来的一些领域失去战略制高点。”马化腾说。
对话马化腾:
有些钱别人能赚,你还就是不能赚
《中国经济周刊》:“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是过去“互联网+”谈得更多的是互联网与金融、医疗、交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结合,您曾表示对互联网与工业、制造业的结合非常期待,现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也确实都是非常热门的话题,您是如何看待“互联网+”下半场的机会?腾讯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布局?
马化腾:过去两年我们谈“互联网+”,更多的是讲连接、讲服务,今年“互联网+”开始延伸到制造业、工业等方面,不仅是传统的手机、电视机或者智能家电和物联网(比如共享单车其实也是物联网),也包括运营商的窄带物联网,就是Narrow Band IOT的技术等。
这方面其实非常有意思。比如说,以后可能会有几块钱的小芯片,一次可以买几十个、上百个,一个月付费也没多少钱,用户可以在家里的电器,或者制造业在每个设备里,全部嵌入这个模块,可以做到远程窄带联网。
这对制造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比如三一重工的挖掘设备都是采用物联网的方式,到哪里都有信号。以后可能很多设备中都有大量的芯片,可以转化成服务,这样制造业就变成了服务提供商。我们非常关注物联网和整个业态变化之后对制造业会有什么样的冲击。我们过去也做了很多解决方案,都是为了跟线下实体去结合。有服务行业的,也包括制造业、工业,可能未来还有农业的实体。但是有些领域,我们暂时还没有办法做得很深,可能是会从底层方面提供一些工具,然后还是和来自相关产业的第三方合作者多合作。
《中国经济周刊》:腾讯刚刚过了18岁的“成人礼”,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18年来最大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您说是责任。18年中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您有了这样的思考?
马化腾:关于责任,腾讯是有很大的感悟的。其实企业发展壮大过程当中,我们也走过弯路,也在很多地方吃过亏,包括我本人,之前也有这样的想法:这个为什么他能做我就不能做呢?为什么我要让着他呢?我做大了,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我不能做?……可能在之前会有这种比较狭隘的产品思想。
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当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产品已经“平台化”的时候,有些事情真的是别人能做,你真的不能做,有些钱别人能赚,你还就是不能赚。这个是现在越来越真切的感受。
过去的很多风波,可能是我们决策得有一些草率,没有足够的深思熟虑。今后我们会更谨慎,会更关注责任的问题。我们内部说,要用多个小地震化解一个大地震,还是比较符合地理学逻辑的,否则的话迟早会出事。
《中国经济周刊》:虽然每个企业家都在谈责任的重要性,但是当面临责任和业绩、竞争甚至生存压力的矛盾时,很多人还是会犹豫。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难题,您会如何取舍?会不会担心因此而带来业绩和竞争的巨大压力?
马化腾: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很多游戏移动化,它的隐蔽性更强——原来网吧还能做到不让未成年人进去,现在家长想管控就更复杂了。移动支付普及之后,家长的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孩子支付完之后再把短信删掉,根本看不出来。这里面就诞生出了很多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新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这方面我们并不忌讳,不管是不是对业务有冲击。我觉得从长远来看,应该要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更何况,在国外,很多系统可以由父母控制,对孩子使用网络、使用系统的设置是很精细化的。
比如,在内容方面,有些新闻和视频成年人看着还可以,但是孩子看了就不太合适。如何利用现在很流行的个性化技术,如千人千面,让我们在未成年人阅读资讯的时候能够做一些识别,更精准地避免一些不适合的信息出现,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是从亲身体验来判断产品。之前团队跟我提过,比如家长通过平台设置,让孩子周末才能玩一下游戏、周一到周五上学期间不能玩。我跟孩子也是用这种方式,我们约好,而不是一刀切地就是不能玩。游戏确实也有它的好处,但是不能过度、沉迷,时间要管理好。消费我也设定了一个额度,让孩子有一个预算的概念。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