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留存“温柔的庄重”

2017-02-03 09:57:02 海外网
分享:

回溯家书故事、重述家书情怀,并非复古怀旧,而是为了给现代中国注入更多温暖的价值、向上的能量,让真情大义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

  本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17年02月03日 05版

无数人曾在家书中收获亲情、收获力量,今天,我们该怎样重写我们的家书、重塑我们的家风

  “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如此讲述。一句“回家过年”,正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真情。如今,对家的眷恋可以系于微信、电话;但很长时间里,家书都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传承家风的桥梁。新春之际,我们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起征稿,请读者分享“手边家书”,讲述家书故事,共话人间真情。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咱家的茶叶已经开始采了,每斤35元左右。物价上涨比去年还高,你不要在生活上节省。”这是1994年,河南一个茶农给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写的一封信。

  “你不是一个人孤身战斗,我和儿子站在你的背后,默默为你加油助威,成为你坚强的后盾。”这是2016年,一个丈夫给生完孩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律师妻子的信。

  ……

  中国人本就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于诉诸文字之物,格外庄重。以上几个来自读者的家书片段,很日常、很普通,然而在其中,正能感受到这种“温柔的庄重”。看短短家书,即便是家庭琐事、碎语闲言,却也其情切切、其意拳拳。从“临发又开封”到“家书意万重”,见信如晤,见字如面,揣摩这些平凡文字,仿佛能见写信者思索再三、落笔成篇,收信人灯下展卷、泪落沾襟。多少人曾以这样郑重的方式,让心与心如此靠近,让天涯若比邻。那是一种极温柔、极友善、极仁爱的文字,仿佛春日和风、冬日暖阳,有着穿透人心、跨越时空的力量。

  片纸千钧重。家书寄托胸臆,传递人生经验;家书娓娓道来,化育家庭品格。儿子想要退伍回家,父亲在信上按下血手印,告诫“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祖父的胞弟来信,告知曾祖母去世的消息,追溯家族在旧时代离散、在新时代重聚的历史;一封述说烦恼的家书,让父亲卖掉一车苹果赶来看望,还带来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手写的短笺……什么是家风?这正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正是这个细胞中的精神基因、这所学校的气质风格。既有身教,又有言传,于字里行间体味朴素的美德、平凡的操守,领悟生活的经验、生命的价值,真可谓是“家书抵万金”。

  “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的确,我们已经走过书信时代,经过电邮时代,来到即时通讯时代。现在,手段更丰富、沟通更便捷,但有时却也难免怅然:家族微信群里的消息,动辄成百上千条,却难有细细品味的内容和心境;视频通话只需简单操作,可以随时问候,但聊来聊去却发现话题越来越少。甚至有年轻人困于和长辈的交流鸿沟,极言“父母皆祸害”,春节返家也需要先来上一份“自救指南”。多了联络的方法,却少了沟通的能力;有了通讯的效率,却少了交流的质量,在很多人都感日益孤独的今天,这是多么让人遗憾的情感流失,又可能造成怎样的家风断层。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无需再回到“从前慢”的时代,但也不能丢失情感的涵养、文化的传承、价值的赓续。有一位读者写道,他参加工作后,辗转4个城市,换了7个住所,但有9封父亲写给他的信却一直带在身边,特别想家时,“就把那9封信按着时间顺序平铺在面前”读一遍。无数人曾在家书中收获亲情、收获力量、收获成长,今天,我们该怎样重写我们的家书、重塑我们的家风?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亲88岁生日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公务繁忙,无法面祝寿辰,于是写了一封拜寿信,诉说对父亲久而弥深的认知,希望继承和吸取父亲的宝贵和高尚品质。笔画成字,字字成文;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蕴藏于家书中的“温柔的庄重”,正是家庭、家教、家风的力量,回溯家书故事、重述家书情怀,并非复古怀旧,而是为了给现代中国注入更多温暖的价值、向上的能量,让真情大义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

责编:满晓彤、郝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