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在乱象中寻找希望
2017-01-26 08:43:27 人民日报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似乎充满了种种不确定。而在这种不确定的动荡中,我们更需要回归理性,把和平放在首位,寻求新共识。
2016年12月20日,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国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就协力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努力方向达成广泛共识。当日,从阿勒颇撤离的人们抵达叙利亚伊德利卜附近的一处难民营。
2016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铁剑2016”北约11国军演在立陶宛进行。演习项目包括进攻、防守、战术行军和战斗支援等,同时训练北约盟国间协同作战以及在人口密集区开展行动的能力。12月2日,波兰士兵在立陶宛帕布拉德附近进行演习。
新华社发
2016年9月30日,韩国首尔民众在国防部外集会,抗议在星州高尔夫球场部署“萨德”系统。
人民视觉
2017年,特朗普将带领美国如何前行?“脱欧”谈判开启,英国真要与欧盟彻底分道扬镳?民粹主义或将影响欧洲多国大选?恐怖袭击又将瞄准哪一个目标……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似乎充满了种种不确定。而在这种不确定的动荡中,我们更需要回归理性,把和平放在首位,寻求新共识
美国
经济民族主义见端倪
沈雅梅
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特朗普已于1月20日宣誓就职。根据新政府公布的六大政策主题,并从新班子可能呈现的“亿万富翁、将军加强硬政客”阵容来看,美国内外政策将以国内为优先,走经济民族主义路线,外交议题大多会被转化为内政,甚至简化为经贸问题,这对中美关系和世界形势都会产生复杂的溢出效应。
特朗普的一系列治国主张,包括减税、加息、去监管等,政策成本过高,可能会导致大规模赤字、消费成本增加、贫富分化加剧等恶果。拟议中的提高进口关税、退出或重新谈判“不公平的”自由贸易协定等做法意味着,美国可能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鉴于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美国社会存在强烈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情绪,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作出不符合美国长期经济利益决策的可能性。
新政府外交和安全政策以“美国利益和美国国家安全”为指导,重在“以实力谋和平”,表现出对于承担维护全球秩序的责任不感兴趣、对全球经济治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事务甩手不管的姿态,令外界担忧这将给国际秩序调整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特朗普追求“少花钱、多办事”,要求北约、韩国、日本等盟友承担更多义务,相当于把同盟关系“商品化”,这可能引发地缘政治秩序变动。随着反恐被列为外交议程的优先事项,美国能否在中东与俄罗斯形成某种交易或合作,进而带动美俄关系实现“触底反弹”,令人关注。特朗普在涉台、朝核及中美贸易平衡等问题上的表态预示着,中美关系需要用新思维处理新情况。
英国
“脱欧”进程牵动全球
崔洪建
英国公投“脱欧”是2016年西方世界飞出的第一只“黑天鹅”,也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其后续影响将在2017年进一步发酵和显现。
将于3月底开始的“脱欧”谈判,不仅是英国与欧盟方面的全方位博弈,也将是决定英国内政、外交和经济走向的重要起点。首相特蕾莎·梅在1月17日代表英国政府发表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放弃欧洲单一市场、建设全球性英国”的全面“脱欧”计划,打破了之前有关英国会寻求留在欧洲单一市场、保留欧盟“准成员”资格的猜想。
英国的“硬脱欧”方案有利于欧盟方面抛弃幻想、在内部形成更为统一的谈判立场,但也会加剧其失落感。对于英国严厉管控欧盟国家移民的担忧,也会在部分成员国和英国之间形成新的矛盾。如何在谈判中维护成员国利益将成为欧盟的最大关切。
英国“脱欧”进程对全球格局和全球化走势的影响也将逐渐显露。英国经济在短期内避免了“脱欧”产生的巨大冲击,是英国政府提出“硬脱欧”方案的底气所在。2017年的走势将是对英国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消化“脱欧”后果、走向建设一个面向全球而非困守欧洲一隅的“全球英国”的重要检验。如果英国坚持其灵活务实外交和市场开放传统,借“脱欧”之后的“自由之身”在国际体系中长袖善舞、在全球市场中左右逢源,那将会为遭遇困境的经济全球化提振信心。英国政策出现摇摆和保守的倾向同样存在,世界形势和全球化走向仍将受到英国政策方向不确定性的波及。
尽管英国政府受“脱欧”进程羁绊,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将得以延续,因为这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更符合“脱欧”后英国对于寻找可依赖、可持续合作伙伴的强烈需求。
欧洲
一体化形势趋严峻
金 玲
2017年,欧盟创始成员国——德国、法国、荷兰及意大利都将举行大选,英国“脱欧”谈判也将启动,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仍将牵动民众敏感的政治神经,欧洲一体化前景更加不确定。
创始成员国相继大选,一体化发动机停摆。受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的鼓舞,法国国民阵线、德国选择党和意大利“五星运动”都积极利用民众对全球化负面影响、难民危机及恐怖主义威胁的恐惧和担忧情绪,希望成为2017年的“黑天鹅”。出于选举政治和应对民粹力量上升的考量,各国主流政党政策渐趋保守,不仅收紧移民和难民政策,也在一体化问题上更强调主权核心和国家利益,侵蚀一体化所需要的妥协空间。一体化面临失速,甚至倒退。
难民问题与恐怖主义威胁相互交织趋势明显,进一步暴露了欧盟的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危机,加剧了民众对欧盟行动能力的不满。最新调查显示: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威胁已成为欧盟首要关切。2016年欧洲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与难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一次恐袭都成为反移民的民粹主义力量成长的催化剂,撕裂欧盟政治和社会。应对难民危机,欧盟内部难以形成共识,被迫寻求与土耳其和非洲国家合作,但双方观念、利益分歧严重,合作基础脆弱。2017年,欧盟仍将面临难民问题与恐怖主义威胁交织带来的压力。
近年来,应对内外危机,欧盟本已自顾不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边缘化趋势明显。英国“脱欧”谈判将使欧盟更加内向,国际影响力势必进一步衰微。
“萨德”系统
企图祸害东北亚安全
虞少华
2016年7月,韩国在拒绝和犹豫多年后宣布加入美国“萨德”反导系统。当年11月,日本再放声要加快部署“萨德”。与此同时,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也在两国内外一片反对声中强行签署。情况表明,美日韩出于各自考量加紧升级三方军事合作的行动,将在新一年里进一步祸害东北亚安全。
首先,韩国不顾总统朴槿惠正面临被弹劾停职的乱局而向险疾走,显示其国内保守势力顾虑下一届政府政策有变,从而要加快将现政府的两项“政绩”坐实。这意味着中韩关系受到的冲击可能再被推高,朝韩关系也会雪上加霜,新政府不论属于哪个阵营都将被“萨德”捆绑,这些都不利于韩国政局及对外政策迅速回到正轨,更不利于东北亚整体形势稳定。
其次,日本找准时机乱中添乱,一方面可使“拥萨”阻力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使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最终落槌。这两个动作,正是让美日韩军事合作实质成型并为继续发展成三边军事同盟做铺垫的。日本已借“朝核威胁”挣脱了战后秩序的大部分束缚,再要进一步搭上多边军事合作战车,其对东北亚地区的危害将成倍增加。
最后,美国可最终完成全球最先进反导系统在东北亚地区的部署,从而减弱中俄两国的核威慑能力。这无疑会破坏东北亚地区战略平衡,给本地区大国关系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同时还会成为地区军备竞赛包括高新军事科技竞赛的导火索,使东北亚这个“火药桶”变得更加危险。在特朗普对本地区政策尚不确定之际,部署“萨德”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叙利亚
中东仍为大国“角力场”
柳 莉
2016年底,叙利亚政府军收复阿勒颇,6年内战逆转。叙利亚危机已成为当前牵涉势力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微型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中东格局演变。
叙利亚与伊朗结盟,又一同支持黎巴嫩“真主党”,被多数逊尼派国家视为另类。西亚北非巨变将突尼斯、埃及、也门、利比亚卷入政权更迭漩涡,却在叙利亚遇阻,域内外力量汇聚酝酿,性质也从“民主、复兴”的民族诉求蜕变为地区控制权之争。
危机初始,各方分列两大阵营: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对抗沙特与土耳其等结成的逊尼派,国际层面则是美俄较量。美国组建“倒巴(沙尔)联盟”,却在动武问题上犹豫:2013年接受俄罗斯的“化武换和平”方案;2015年又忍耐俄军强势介入;最为关键的是不顾以色列、沙特等强烈反对,签署核协议将伊朗放出制裁“牢笼”。俄罗斯步步紧逼,以打击“伊斯兰国”为借口出兵叙利亚,逐步成为影响中东局势发展的重要变量和解决地区事务的“利益攸关方”。
在此背景下,美国阵营出现分化,沙特、埃及、土耳其、以色列等频繁接触俄罗斯,地区国家关系加速重组:沙特与伊朗断交并全面对峙;埃及、沙特、阿联酋、土耳其等走近以色列;埃及、土耳其等对叙政府立场“大翻盘”。2016年12月,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外长聚首莫斯科,拟在美国“缺位”下重启叙利亚政治谈判,沙特紧急表态要加入。
内战不仅使人民深陷灾难,为极端宗教主义滋生提供土壤,也造成欧洲难民危机。阿勒颇的收复和美国新总统的上台,或许为政治谈判带来新的希望,但统一国家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外部势力停止插手,才能真正解决叙利亚之殇。
“伊斯兰国”
聚合力应对暴恐扩散
谷 宁
三个关键字可扼要概括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反恐形势。
一是“退”。2016年,“伊斯兰国”组织收缩退守,颓势加剧。在伊拉克、叙利亚“核心区”,先后丢失拉马迪、费卢杰、阿勒颇等重镇,亦难挽摩苏尔败局;在“外线”扩张前沿,损失阿富汗楠格哈尔、查布尔省大部,被逐出利比亚苏尔特市和尼日利亚主要城市据点。败退中,其控制区面积锐减,武装分子已不足1.5万人,资金紧张且多个敛财链条被斩断,“建国模式”难以为继。
二是“散”。一方面,“伊斯兰国”已在进行“外线”扩散的“2.0版本”,其主要目的是要化整为零、分散求生,蛰伏以伺机再起。这必然使暴恐势力“多中心化”趋势加剧。另一方面,恐袭目标更分散,手段更多元。受袭国或将增多,恐袭烈度、频度将加大,袭击地域日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外国“圣战者”加速回流,藏身难民潮或转战第三国现象突出。“独狼”式恐袭与有组织连环袭击并举,为补充财源而进行的走私贩毒、绑架勒索等刑事犯罪大量增加。
三是“难”。老问题依然胶着难解:反恐只是治标,难以药到病除。如何推动叙利亚政治进程,维系打击“伊斯兰国”的合力;如何推进已停滞并被边缘化多年的巴以和谈,如何实现中东各国的持续发展、良政善治——这些治本之策仍在艰困中摸索。不少新问题已经冒头,需要引起警惕:“伊斯兰国”败退中的焦土战术、生化武器扩散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暴恐新一轮碎片化亦可能导致反恐短时“失焦”,予敌人喘息之机。
反恐胜利难以一蹴而就。2017年,斗争仍将继续,合力更需凝聚。
网络空间
超越务虚走向务实
徐龙第
经过近几年的各方博弈,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宏观脉络逐渐浮现。就像全球治理一样,规则也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包括一般规则和具体规则两个层次。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几届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UNGGE),围绕网络主权和网络自由等一般性规则进行了长期博弈,达成重要共识,确认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宪章》适用于网络空间。今后,各方应超越着重“务虚”的一般性规则,迈向重在“务实”的具体规则。当然,具体规则的类型不同,应对的网络威胁也不同,如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战争、数据泄露(隐私保护)、技术漏洞(技术标准)等。
绝大多数网络攻击都属于网络犯罪,这是当前最大的网络威胁,但国际社会尚无普遍性的国际条约或法律。恐怖组织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发布煽动暴力的音视频,传播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和极端思想,招募人员、筹集资金和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网络恐怖主义的危害不容小视,美国2016年就宣布要对“伊斯兰国”发动网络打击。
当前,既有人认为“网络战争来了”,也有人认为“网络战争不会发生”,但网络空间军事化趋势的强化却是不争事实。技术精英每天都在改进技术,防堵漏洞,大规模数据泄露仍成为2016年最突出的网络威胁,技术规则理应是网络治理的重点。今后,如何规范国家的网络行为,特别是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战争”行为,应是各方着力的方向。就此而言,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大国尤应进行建设性对话与合作,不让网络治理流于空谈,不给不法分子留下空间,不让网络安全维护流于形式。
(本版作者单位均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版式设计:张芳曼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