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

2016-12-09 08:39:09 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自中美建交以来,各届驻华大使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通”,第一任驻华大使伦纳德·伍德科克还在北京喜结良缘。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特里·布兰斯塔德

  新华社华盛顿12月7日电,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发言人贾森·米勒7日说,艾奥瓦州州长特里·布兰斯塔德将被提名为美国驻华大使。米勒当天在发布过渡团队新闻的日常电话会议上说,布兰斯塔德在贸易、农业领域经验丰富,他还对中国有很好的了解。

  自中美建交以来,各届驻华大使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通”,第一任驻华大使伦纳德·伍德科克还在北京喜结良缘。然而,在历任美国驻华大使中还有三位出生在中国,他们分别是恒安石(任职时间:1981-1985)、李洁明(任职时间:1989-1991)、芮效俭(任职时间:1991-1995),他们分别出生在山西汾阳、青岛、南京。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恒安石

  恒安石:出生在中国的抗日游击队员

  1981年5月底,经新上任的国务卿黑格大力推荐,美国政府物色到一位新任驻华大使——恒安石。恒安石于1920年6月1日生在中国山西省汾阳县,是第一位出生在中国的美驻华大使。他的父亲中文译名为恒慕义,于1910年到山西汾阳,为基督教教会办学,担任汾阳“铭义中学”的校长。恒安石长到八岁时回国,1940年又来到中国,在“辅仁男子中学”教英文,因喜欢北宋时期锐意改革的宰相王安石,于是取名“恒安石”。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恒安石探望中国旧友

  1941年12月美日进入战争状态。侵华日军将恒安石及在华工作和居住的美英等国侨民1500多人关押到山东潍县乐道院集中营。在游击队的帮助下,恒安石与英国海军退役上尉狄兰于1944年6月成功越狱,加入了当地国民党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山东挺进军第15纵队”,不久,援华美军总部出面,赠送第15纵队一批机枪、弹药、药品,一台收发报机,一亿元法币,同时指示恒安石就地参加中国抗日部队。恒安石住在当地老乡家,倍受关照。他们饮食比士兵略好,每日多一样素菜,另加一份香烟、茶叶和糖果。两人每天读书看报,经常同附近中学师生闲谈、打球或下棋。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两人赴他们渴望已久的解放区参观,受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将军的亲切接见。恒安石任驻华大使的4年间,最大的功绩就是推动了《八一七公报》的签署,他自己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李洁明:曾是中情局对华情报员

  1989年1月20日,老布什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上台伊始,他就任命自己的外交政策顾问李洁明接替洛德为新任美国驻华大使。

  1928年,李洁明出生于青岛,父亲是美孚石油公司驻华营销代表。1940年李洁明回国,10年后,他加入中央情报局。他回忆说﹕“当时我年仅23岁,便投身美国对抗中国的秘密战争……不过,我的武器不是炸弹,而是传单、拦截无线电讯和特务间谍。为了掩护我的真实身份,我在朝鲜战场以空军人员出现,离开战场,我又成为陆军部的文职雇员。”他奔波于日本和台湾之间,训练台湾特工,与台湾“保密局”毛人凤联系,交换情报,发展特工人员,并设法将特工空投到中国东北地区。

  李洁明在1953年5月以学生身份潜入香港大学,暗地里发展特工、刺探大陆情报。当时港英当局不愿意美国利用香港搞特务活动,因此对李洁明多方限制。有一次他发展的一个特工向香港偷运武器被港英当局查获,按法律判处死刑,李洁明怕此案暴漏自己的身份,逃之夭夭。此后他一直进行反对中国的隐蔽工作,但始终没有进入中国的机会。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李洁明

  基辛格访华以后,李洁明看到了进入中国的机会,可是美国国务院极力反对中情局派人到中国。1973年中美互建联络处,李洁明毛遂自荐,没想到基辛格竟表示同意,但指示不得开展隐蔽活动。当美国国务院对李洁明的任命表示异议时,基辛格吓唬国务院官员说﹕“那是毛泽东钦点李洁明的!”

  1973年7月,李洁明跨过深圳罗湖桥,成为1949年后第一个合法进入中国的美国特工。1974年10月,《华盛顿邮报》内幕专栏作家公开泄露李洁明的特工身份,这让李洁明无法待在中国也无法再为中情局工作。1975年3月,李离开中国,从此脱掉“秘密”外衣,而变成公开的情报分析官。2009年11月,李洁明在华盛顿去世,希拉里称李洁明是美国“最佳外交官之一”。

  出生于南京的中国通驻华大使:芮效俭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芮效俭(J. Stapleton Roy,1935年6月16日-),美国外交家。芮效俭曾在美国国务院工作长达45年,其外交生涯大部分在东亚度过,先后在曼谷、香港、北京、新加坡等地工作。1991年—1995年任驻华大使,1996年获美国外交界最高荣誉——终身大师头衔。

  他的父亲曾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他本人直到1950年才随父回中国,被认为是司徒雷登后对中国最有感情的驻华大使。

  芮效俭通晓中文,曾担负情报工作,1959年在驻香港总领事馆工作,1962年又被派驻台北,是唯一在两岸三地都任过职的驻华大使。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1978年,芮效俭被派任驻中国联络处副主任,是伍德科克最得力的助手,在促成中美建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美建交后他被任命为驻华使馆副馆长,是建交早期的重要美国驻华代表,1981年离职转赴泰国,1991年,他赴任驻中国大使,为中美关系的“第二次正常化”起到筚路蓝缕的开拓作用。

  芮效俭离任后直至退休,一直在国务院外交口工作,被认为是美国外交圈最重要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2001年,退休后的他加入基辛格事务所,继续从事与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

  芮效俭被认为是“实干家”,尽管公认他对中国事务谙熟,对中美关系的恢复、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却很少留下其工作和努力的痕迹。

  当然,在中美建交前,还有一位在中国很有名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冷战背景下,这位美国驻华大使回国后的境遇可以用落寞来形容。回到美国仅仅4个月后,他便患上了中风失语症,后来的十多年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更多于是美国人

盘点出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曾是抗日游击队员,中情局情报员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生于中国杭州,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是一位美国基督教的传教士。他也是一位教育家,曾创办并担任燕京大学的校长和校务长。他还是一位外交官,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

  2008年11月17日, 距离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已有60年。在燕京大学解散56年之后,她的创办者和灵魂——司徒雷登,在去世近半个世纪之后,他终于一遂心愿,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中国。这一天,应该是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标志着政治与司徒雷登,政治与历史的和解。在杭州的安贤园,举行了司徒雷登的骨灰安葬仪式。墓碑上用中英文对照写着,“司徒雷登,1876年—1962年,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再无其他。

  司徒雷登曾说自己“是中国人更多于是美国人”,此言不虚。早在1874年,司徒雷登的父亲,一个名叫约翰·林顿年轻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带着他的新婚妻子,远涉重洋来到了中国杭州。夫妇俩在杭州传教长达半个世纪,直到去世,两人都葬在杭州。

  自从被伟大领袖“钦点”之后,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司徒雷登主要是作为一个政治上的大人物而被国人知晓。但如果我们抛弃政治的偶然,回归历史的本真,司徒雷登实际是个政治上的小人物,却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美国驻中国大使的生涯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而在之前的48年,他一直在中国从事文化及教育工作,并因此深得尊敬。作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他主持燕大校务达27年之久,几乎是凭一己之力,用在美国募捐来的钱,将燕京大学办成了“世界知名”大学 。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