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璇:追忆伟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2016-11-30 08:04:42 海外网从此,充满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古巴革命,留着大胡子、一身戎装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要古巴,不要美国佬”的响亮口号,古巴糖,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美丽的哈瓦那》,就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对古巴深刻而珍贵的记忆。
本文刊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0日 09版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当地时间11月25日晚去世。听到这个消息,深深的怀念油然而起。我任外长时访问古巴,曾有幸与他会面,深切感受到在他领导下古巴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他对发展中古友好的高度重视,感受到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
2000年9月16日上午,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后,我率代表团乘包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出发,开始了对拉美四国的正式访问。
这一年恰好是中国与古巴建交40周年。于是,我就任外长后的第一次拉美之行就从古巴开始了。
古巴素有“加勒比明珠”的美誉,人口1100万,地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蔗糖大国和优质雪茄烟、朗姆酒的生产地。
20世纪50年代,古巴著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28人从墨西哥乘“格拉玛”号船登陆古巴,向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宣战,并于1959年攻入哈瓦那,宣告古巴革命成功,在美国眼皮底下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让世界为之震惊。
从此,充满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古巴革命,留着大胡子、一身戎装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要古巴,不要美国佬”的响亮口号,古巴糖,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美丽的哈瓦那》,就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对古巴深刻而珍贵的记忆。
和我的同龄人一样,我对古巴也一直怀有向往之情。作为外长首次访问古巴,终于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古巴,接触卡斯特罗。
飞机上,我仔细研究了美洲地图。从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到古巴的最近距离只有不到100海里。但因为美国对古巴实行的封锁政策,这不足100海里的佛罗里达海峡却成为一道屏障,将两个隔海相望、比邻而居的国家阻隔了半个世纪之久。海峡的一端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端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知道这一阻隔还将持续多久。
2000年9月16日下午1点,飞机准时抵达哈瓦那何塞·马蒂国际机场,古巴同志和中国驻古巴大使王成家已在机场等候。一下飞机,我们就感受到古方的热情和友好。对于我的到访,古方表示热烈欢迎,认为中国外长在古中两国建交40周年之际访问古巴,表明了中国同志对古巴同志的友好情谊和对古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在前往宾馆的路上,哈瓦那的秀美风光和宜人气候让我和代表团成员顿感轻松。
“美丽的哈瓦那”果然名不虚传,蓝天白云下加勒比海一望无际,满城的“国树”王棕榈高大挺拔,绿荫掩映下的各式建筑风格各异,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哈瓦那,这座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者建造的古城,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哈瓦那古城于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大批古建筑至今都保存完整。城中随处可见花岗石修建的楼宇,显示出残旧和斑驳的殖民主义印记。奔跑在哈瓦那大街小巷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制造的“甲壳虫”和老爷车,是这个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天下午4点,我与古巴外长举行了会谈,就加强中古双边关系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后,我们共同签署了两国外交学院间的合作协议。离开外交部前,古巴同志告诉我:“总司令晚上将在革命宫会见并宴请您。”
古方所说的“总司令”,正是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因为卡斯特罗曾带领古巴人民武装推翻独裁统治并一直担任古巴革命军总司令,因此古巴人民喜欢亲切地称他为“总司令”。
中国人对于古巴的认识大多源于卡斯特罗。这位深受古巴人民爱戴的领导人出生于1926年。他的父亲是一位甘蔗种植园主,家境富裕。据说他从小就很有正义感,经常为穷苦学生打抱不平。青年时期的卡斯特罗曾在哈瓦那大学学习法律。20世纪50年代初,他率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多次发动反抗巴蒂斯塔独裁统治的斗争。
1953年,卡斯特罗因率领游击队攻打蒙卡达兵营而被捕入狱。那一年,他年仅27岁。在法庭上,卡斯特罗慷慨陈词,发表了著名的辩护演讲《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这篇著名的演讲震撼了古巴,震撼了世界。从此,全世界都知道了卡斯特罗。
面对美国长达40多年的封锁和制裁,卡斯特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依然坚定地领导古巴人民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坚持社会主义,依靠自己的力量,开辟了古巴建设和发展的独特道路。
这是我在短时间内第二次与卡斯特罗主席会面。就在此次访问古巴前,我陪同江泽民主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曾亲身感受了卡斯特罗主席在国际舞台上的魅力。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因为有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先后发言,时间安排得很紧,联大规定每位领导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并在演讲台上摆放了一盏计时提示灯。当轮到以长篇演讲著称的卡斯特罗上台时,一向严肃的他出人意料地用一块手帕遮住了提示灯,暗示不要中止他的演讲,这一幽默举动引起在场各国领导人的一片笑声。但当所有人都认为卡斯特罗将要发表长篇演说时,他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发言。结束前,卡斯特罗还不忘将手帕取下来。听众席上再次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就这样,在联大这个纵横捭阖的国际舞台上,卡斯特罗别具匠心地“幽默了一把”,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晚上8点,我和代表团一行准时前往革命宫。古巴革命宫位于哈瓦那革命广场附近,中部为古巴国务委员会办公地,左、右两侧分别是古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办公地。革命宫建筑宏伟、庄严肃穆,是古巴党和国家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地方。
知道中国代表团到来,卡斯特罗主席特意提早从三楼办公室来到二楼大厅迎接我们。当我们抵达时,身材高大的卡斯特罗主席身着标志性的绿色军装,精神抖擞地站在大厅中央等待我们的到来。他热情地和我拥抱,像老朋友聊天一样拉开了会谈的话题。
会谈中,卡斯特罗主席始终强调对发展古中关系的高度重视,谈话间充满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动容地说:“我始终记得,1993年当世界上不少人以为古巴将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朋友江泽民主席访问了古巴,成为当年唯一访问古巴的外国领导人,令我们十分感动。”
卡斯特罗主席十分看重中国的发展中大国地位,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强盛是发展中国家的希望。
我对卡斯特罗主席表示,中国人民也十分关注古巴的建设和发展。古巴人民在他的坚强领导下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的道路,十分不易,相信古巴一定能够在国家建设中取得更大成就。卡斯特罗主席听后默默地点头。
我访问古巴期间,正值古巴儿童埃连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古美关系成为媒体的焦点。
卡斯特罗主席向我详细介绍了争取埃连回国的过程。他挺直了身体,时而神情严肃,时而加重语气地给我讲述着整个事件跌宕起伏的经过。
他告诉我,1999年11月,年仅6岁的埃连被母亲带离古巴,乘船偷渡前往美国。途中他们遭遇了海难,埃连的母亲等罹难,小埃连自己则幸运逃生。获救后,他被送到美国迈阿密的亲戚家中。后来,美国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仅不允许小埃连返回古巴,而且将他打扮成“民主小战士”,当作反古宣传的工具。在古巴政府的支持下,埃连的父亲坚决要求美国交还孩子,但遭到美方的极力阻挠。
卡斯特罗激动地告诉我,为了争取小埃连回国,他亲自率领古巴人民举行百万民众示威游行。经过七个多月坚持不懈的斗争,2000年6月,埃连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
讲到最后,卡斯特罗满怀深情地说道:“埃连是古巴的儿子,是每一位古巴人的儿子。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古巴人民的胜利。”
的确,卡斯特罗不仅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领导人,更是一名极具魅力的演说家。会谈和宴会整个过程中,时龄74岁的卡斯特罗主席纵论国际形势,始终精神饱满,口若悬河。他的讲话总是幽默风趣,妙语连珠,铿锵有力,并经常引经据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和中国当前形势、政策都十分熟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很感兴趣,对许多具体问题都“刨根问底”,一定要问个究竟。
不知不觉已过午夜时分,因为担心影响卡斯特罗主席休息,我几次试图告别,都被他挽留下来。
就这样,和这位著名领导人的会谈始终沉浸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一直持续了六个半小时,直到凌晨2点半,卡斯特罗主席依然谈兴未减。但考虑到代表团第二天的活动,他不得不遗憾地结束了这次会谈。
临别前,卡斯特罗主席专门送给我和代表团成员每人一盒“COHIBA”牌雪茄烟。他幽默地说道:“我已经戒烟了,现在只能做古巴雪茄的推销员。就像我喜欢吃中国菜一样,希望更多的中国朋友能够喜欢古巴雪茄,相信你们抽雪茄时会想起我。”
会见和宴会结束后回到饭店,我久久未能入眠。这次会面让我对卡斯特罗主席又有了更多鲜活的认识。作为古巴共和国的奠基人,卡斯特罗对古巴人民充满了坚定必胜的信心。为了古巴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不辞辛劳,不知疲倦。正因为如此,卡斯特罗在古巴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感召力。
卡斯特罗同志和我们永别了。古巴和拉美人民失去了一位优秀儿子,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亲密同志和真诚朋友。往事历历在目,我们永远怀念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唁电中所说:“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历史和人民将记住他。”
责编:满晓彤、郝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