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东干人:东干人口15万 主要分布于楚河两岸

2016-11-08 15:02:00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摘要:由于籍贯之别和教派之争,目前,陕西籍回族后裔的东干人主要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而甘肃、新疆、青海籍回族后裔的东干人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有研究、统计认为:按籍贯的人口划分,约占东干族总数的55%是陕西籍回民后裔,约占东干族总人口的45%的多为甘肃、新疆、青海籍回民后代。

走近东干人:东干人口15万主要分布于楚河两岸

中亚东干人分布示意图。钟欣摄

吉尔吉斯斯坦亚历山大诺夫卡乡,57岁的阿卜别克(右)家已是四代同堂,年轻人都外出闯荡,家中仅有老母亲、老伴、儿媳和几个孙子孙女,但仍显得其乐融融。 刘新 摄

吉尔吉斯斯坦亚历山大诺夫卡乡,57岁的阿卜别克(右)家已是四代同堂,年轻人都外出闯荡,家中仅有老母亲、老伴、儿媳和几个孙子孙女,但仍显得其乐融融。 刘新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8日电(记者 李德华)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众多民族中,有一个称为“东干”的民族,大多数是距今130多年前由中国移居至中亚的回族人的后裔,少量为之后陆续移民至中亚的回族人及其后人。他们多能操陕西关中方言、和以陕甘方言为基础的新疆伊犁汉族方言。近20多年来,国内有关东干人的报道渐多;有关研究的文章亦然。

关于中亚东干人口的数量,目前说法不一:有说15万,还有说17万。据最近的官方人口统计:2015年底,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族有66140人,占其国家人口的1.1%,上升至各民族人数第4位。

哈萨克斯坦东干族人口的最新统计于2014年,有62000人,低于该国人口的0.1%。而乌兹别克别克斯坦因东干族人口比例太少,没有公布其人口统计数,最后一次官方统计是1979年,只有2542人。据乌国东干文化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约有3000人。近年来,由中亚迁往俄罗斯的东干人逐年增加,据说约有7000-8000人,多数由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迁移。

以人口统计来看,至2016年底,东干人数有15万左右,可能逾15万。

对于东干人口的说法,长期以来都有官方和民间两种说法。按吉尔吉斯坦东干协会的说法:东干人有17万,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各有7万多,乌兹别克斯坦还有近2万人。

对于统计数字的相应减少,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东干人口不增反减,而且是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异族通婚家庭成员在人口统计填报中变动所致,同时也与近些年由哈、吉两国移居至俄罗斯的东干人增长较快有关。

据俄国官方统计,早期由新疆移居至中亚的回族人,有1万余人。1877-1878年,由新疆南疆逃至中亚的3批,到统计时有6259人;1882-1884年,由新疆伊犁迁至中亚的4682人;合计10941人。后来又有几批、或零星从新疆迁移至中亚。

经过130多年的繁衍,和期间新的迁入和繁衍,目前东干族人口逾15万。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约有7万,在吉国民族排名第4位;在哈萨克斯坦也接近7万人,在哈国民族排名第11位。这在两国各族人口自然增速中最快。俄罗斯东干人从无到有,而且增长很快,目前已达7000-8000人。只有乌兹别克斯坦不增反减,至今只约有3000-4000人。

分布特征:大分散小聚居,有籍贯和宗教派别之分

作为同一个民族,东干人与中国回族人具有类似的人口特征,即居住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大分散”,显然是指目前主要分居吉、哈、乌及俄四国;“小聚居”,就是集中居住在各个乡庄、村落和城镇社区。同时,其内部还有“老教”和“新教”之分,“新教”中又有“门宦”之别。

“我知道的回民聚居点有28个,现在还有新增加的,估计有30多个点。”2014年夏,中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东干研究学者王国杰在比什凯克对笔者如是介绍。

东干人绝大多数分布于吉、哈两国,有七成多分布于楚河两岸的平原上。发源于天山西部中段支脉的楚河,虽然是吉国第二大河,但是却是一条并不宽阔,也不算很长的河流,河水流速不缓,长年不断,水量可观。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多山之国,人们主要生活在河谷平原上,而楚河谷地,是吉国最大的平原。这里孕育了比什凯克和托克玛克这样的中亚著名城市,也哺育了东干人,被其称为“母亲河”。对中国人而言,提到楚河,人们会自然联想到“楚河汉界”。此楚河与彼楚河有关联吗?恐怕人们至今也难以说清道明。在其上中游100余公里的部分,苏联时期就是吉、哈两加盟共和国的分界,两国独立后,成为了彼此边民不能随便往来的边界。

笔者曾经多次到访过这片多数东干人的聚集区,在楚河南岸吉国一侧的楚河州和比什凯克市,居住着吉国绝大多数的东干人。近日与吉尔吉斯斯坦东干协会核对:东干人在托克玛克市约有11000人、坎不隆约有7000人、米梁坊约有6000人、伊斯拉克(星火镇)约有3500人,萨多维约有2500人、杰尼索夫卡约有1500人、阿劳尔则约有1000人。

这里居住陕西籍和甘肃、新疆籍回族后裔。比什凯克市西郊的亚历山大诺夫卡镇及哨胡芦村,是吉国东干人最多的乡庄,合计约有17500人,为甘肃、新疆籍回族后裔。比什凯克市区约散居着7000-8000人。另外,吉国其它地方还散居着数百人。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东干人的聚集区,距伊塞克湖州府4公里的伊尔迪克(二道沟)乡,那里聚集着4000多东干人,同时还有散居于州府卡拉科尔市近800人,都是中国回族哲合林耶门宦的后裔,仍为哲合林耶派,为甘肃、新疆籍回族后裔。在南方奥什卡拉苏区的伊万诺夫卡乡约有6000多东干人,奥什市区还有2200多人。这里多为青海、新疆籍回族后裔。另外,在纳伦州有约500人。其他还约有1500-2000人,散居于吉国其它各地。

在楚河北岸哈国一侧,属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库尔岱县的几个东干乡村和县城,聚集着哈国7成以上的东干人、约5.3万人,大多是陕西籍回族后裔。距北岸吉国托克玛克市2公里的新渠乡,就是目前中亚东干人聚集最多的乡庄,现有2.4万人,是1902年从营盘乡庄划分出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东干人;其北7公里,便是中亚最早的东干人聚集地——营盘乡,有人口约1.8万,几乎亦是东干人。由此往西至县城:(近日与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核对)东干人在阿吾哈勒德乡约有7000人,稻(田)地村有近1000人,黑水村约有2000多人,县城还有1000多人。

东干人在哈国前首都阿拉木图市约有8000-9000人。其中市区西北角的署光镇就聚集着5000多,多为甘肃、新疆籍回族后裔,少部分为陕西风翔籍回族后裔;江布尔州府塔拉兹市郊东南的东干乡庄——江尔帕克-提别有6000多人,阿拉木图州府及叶尔肯特(潘菲洛夫)区约有3000人,为甘肃、新疆籍回族后裔。近些年移居至新首都阿斯塔那市有近千人。

在乌兹别克斯坦也聚集着一些东干人,20多年前,在费尔干纳盆地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相邻的安集延,有约3000人居于此,但是至今只有少量,多数已被同化,或移居哈萨克斯坦。这些人多是青海籍回族的后裔。目前,首都塔什干市市郊的卡尔·马克思农庄聚集着近4000人,塔什干市也有一些,多为陕西籍回族后裔,由哈萨克斯坦迁移而至。

由于籍贯之别和教派之争,目前,陕西籍回族后裔的东干人主要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而甘肃、新疆、青海籍回族后裔的东干人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有研究、统计认为:按籍贯的人口划分,约占东干族总数的55%是陕西籍回民后裔,约占东干族总人口的45%的多为甘肃、新疆、青海籍回民后代。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