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妇”的脱贫记
2016-08-05 09:58:22 人民日报河南商水引领妇女从事特色产业,分享脱贫小故事。
这天,王亚丽和嫂子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三轮来到签约的制衣公司院内,交货、验货、收款、领料。
王亚丽是河南商水县汤庄乡大王庄村人,初中毕业后曾外出务工,后因家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就回乡留守。听说县里组织了“巧媳妇工程”,她早早报名参加培训。之后,她在家里支起两台缝纫机,每天忙完家务,就和嫂子一起把一件件服装辅料制为成品。
“在家门口就业,按件计酬,每月能赚2000元。”王亚丽说,“这么扶贫,俺欢迎。”
商水县90%为农业人口,留守妇女很多。该县以解决留守在家的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突破口,实施“巧媳妇工程”,引导妇女从分散作业转向行业化、产业化、规模化,探索出一条以渔网编织、服装服饰业为代表的产业精准扶贫路径。
走进“渔网之乡”平店乡,只见公路两侧堆满渔网。在一个渔网加工场内,一双双巧手行云流水般在网框和网线之间穿来引去,作业板上,一张张渔网渐渐成形。
“丈夫一人挣钱全家花。即使再省着花,日子还是紧巴巴。”戚楼村43岁的曲艳玲没有停止手里的活,“现在俺一天能编织20张渔网,一个月下来能赚2500元左右。”
商水县委宣传部魏红告诉记者,“尽管制成一个渔网有10多道工序,但每道工序劳动强度都不大,基本上是比较轻便的手工活,妇女和老人完全能够胜任。”
“我们的渔网款式规格已发展到20多种,批发价一般10至30元一张,即便按平均价15元计算,单月产值就有80多万元,一年按10个月计算,总产值也有800多万元。”一加工场负责人介绍说,渔网主要销往湖南、浙江、安徽等6个省份。
平店乡渔网编织有近10年的历史,近几年每年销往全国各类渔网1000多万张,全乡8000余名妇女和老人足不出户就创造产值1.6亿多元。
在汤庄乡大王庄村“巧媳妇工程”培训基地,60多岁的娄凤大娘带着六位妯娌,在缝纫机上练习着动作。
2013年就参加“巧媳妇”培训的娄凤大娘,如今已成为培训基地的“教练”。“俺是村里第一个从厂里接活干的,俺家妯娌都是闲不住的人,看我一干都跟着我干起来。”
六妯娌一起上“学堂”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村,在她们的影响下,村里的巧媳妇都行动起来。
同村的贫困户赵三妮这几年正困难,丈夫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干不得重活,儿子又得了双腿股骨头坏死,媳妇走了,还有个小孙子要照顾,三妮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每月干厂里的活有2000多的收入,旱天再帮人打打药,每天能挣两三百。”赵三妮说。
根据农村实际,商水县政府依托人力资源优势,探索实施“公司+订单+定点+农户”的加工经营方式,实行来料加工、订单生产,将“巧媳妇工程”拓宽至服装服饰、针织纺织、无纺布制品、渔网编织等20多个领域。
“产业转移的需求,与大量处于‘无奈、无聊、无助’状态的乡村妇女劳动力的结合,‘巧媳妇工程’应运而生。”商水县委书记马卫东表示。
目前,商水县“巧媳妇”人数达到10万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六成贫困村开展了“巧媳妇工程”建设,近3万人脱贫。
“商水县以‘巧媳妇工程’为载体,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既解决‘三留守’问题,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周口市委书记徐光说。
责编: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