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骗子熬出朋友圈“毒鸡汤”

2016-05-16 07:49:59 人民日报
分享:

从假冒老中医名义占据电线杆,到形形色色的“电视购物”,再到互联网“贴吧”,直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人群聚集的新平台,骗子也要想法挤进来。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出现诈骗苗头有关部门要及时出手

  看报道,虚假广告、欺诈信息盯上了新阵地:借助鸡汤文的外壳,开始登录朋友圈,瞄准了辨别力不强、又较容易被鸡汤文打动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骗术上的“升级”。从假冒老中医名义占据电线杆,到形形色色的“电视购物”,再到互联网“贴吧”,直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人群聚集的新平台,骗子也要想法挤进来。

  这种“升级版”,尤其值得注意。朋友圈靠人际传播、熟人传播,虚假广告和诈骗信息一旦成为埋藏其中的特洛伊木马,熟人转发又增加了可信度、消弭了戒备心,上当的几率就会提升,轻则骗财,重则伤人。

  如何管住“毒鸡汤”呢?

  治标之策,首推专项行动。发现苗头,迎头痛击,就会好很多。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共号当然也不是。虚假广告工商要管,涉及诈骗公安部门要介入。

  然而,实际执法中存在一种“电线杆困境”。笔者曾经和一位执法者聊天儿:电线杆上那么多治病的、办证的小广告,一看就是骗钱的,都留了电话号码甚至银行账号,顺藤摸瓜,岂不一查一个准儿?他很无奈:也得查得过来啊!随手贴个小广告容易,查起来费了劲了!执法力量有限是实际情况,但也存在悖论:如果不查,一旦发生了问题,酿成公共事件,耗费的执法资源更大,甚至还会影响公信。因此,一旦某种涉嫌犯罪行为有一定普遍性,前端应对肯定优于事后介入,早管费力更少、效果更好。

  其实,力量不足可以靠调度社会资源作为弥补。微信设有投诉功能,能举报有恶意营销、欺诈等情况的文章,可是,在骗术面前,仅仅依靠微信平台自净还不够:顶多是个删帖,骗子换个马甲又上来了。相关部门如果也有上述举报通道,效果是不是好些?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平安某某”公安账号,就发挥了很好的接收线索作用。

  此外,为人子女者也要多和父母沟通。自从我和我妈说过所谓“你被《星光大道》抽为幸运观众,获得一台苹果电脑”是骗人的,我妈再也没信过。半年不打一次电话,知道老人上当了,也晚了。

原标题:当骗子熬出朋友圈鸡汤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