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在熊本看日式抗灾神话真与假

2016-04-27 10:07:04 环球时报
分享:

日本有“抗震强国”之称,每次震后日本社会和民众的表现,都让外界印象深刻。此次熊本地震亦是如此。那么,日本的抗震救灾真的那么完美么?日本人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环球时报》记者曾在日本生活多年,对日本有不少观察,这个邻居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地震后朋友圈里似乎自带美化日本的气质,洋溢着一种过度追捧的气氛,比如“治安好得要死,家里不锁门都没人偷”的说法等。其实,熊本地震后,盗窃团伙之猖獗令当地警方和居民头痛不已。

当然,必须承认,遵守秩序、有条不紊是日本人民的强项。《环球时报》记者在灾区几乎没看到什么乱象,人们排队领取物资,依序在校园里开火做饭,结伴在操场上踢球、聊天,好像劫难从未发生。

废墟中,62岁的女儿和92岁的父亲

益城町是熊本两次强震的震源地。《环球时报》记者抵达那里时发现,街道两侧的房屋几乎全被震塌,道路断裂,惨不忍睹。

在一个被地震摧毁的院子里,62岁的木下辰美正蹲坐着收拾垃圾废墟。她身旁,一个更老的男子脖子上挂条毛巾,猫着腰在帮忙。那是辰美的老父亲,已经92岁。记者在同他们攀谈时得知,她父亲已经耳背到根本听不见别人的话。木下辰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她和父亲还有90岁的母亲一起,生活在这座房龄25岁的老房子里,母亲腿不好去别处养伤了,留下她和老父亲看家。“这个年纪收拾这些残砖烂瓦很吃力,可现在又没有志愿者帮忙。”

这是益城町乃至整个日本人口问题的缩影。据2010年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国势调查报告显示,该地区70岁至100岁的高龄人口数量高于日本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益城町所属的上益城郡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9人,熊本市为1900人,东京为6170人。

人口过于稀疏,这似乎可以成为熊本大地震遇难人数少的一种解释。福冈居民草场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别说是东京了,同等级别的地震就算发生在福冈,后果都不堪设想。1995年阪神大地震共造成6434人死亡,神户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60人,福冈为4490人。正因为此,没有必要对此次所谓日式抗灾神话过度追捧。

不过,人口少同样是带来伤亡的重要因素。此次遇难的49名死者中2/3以上是年逾60岁的老人。老人身体虚弱,行动不便,反应迟缓,最终酿成悲剧。而老人过多,也使得他们不具备在第一时间自救和救人的能力,只能被动等待救援队伍的到来。

20160426012039845.jpg

20160419,日本熊本。益城町城内房屋受损严重,居民清理废墟展开自救。(摄影:崔萌)

下一个熊本会在哪儿?

日本关于地震最有名的预言是“东海大地震”,号称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东海地区将发生巨大地震,甚至可能引发海啸。该预言自上世纪70年代起流行至今。《环球时报》记者在名古屋留学期间对此忧心忡忡。万幸预言没有成真。但托这个预言的福,名古屋地区成为日本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区域。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