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道歉之旅”
2016-04-26 13:34:06 国际金融报距任期结束还有9个月,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9日开启了外交谢幕之旅。《华盛顿时报》将此次出访称作是一次“道歉之旅”。
7年,敌人还是敌人,朋友倒成了路人。
距离任期结束还有9个月,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9日开启了外交谢幕之旅。此次为期6天的行程,先是到沙特,与亲王谈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英国,与90岁的英国女王共进午餐,在英国报纸上发表一篇“夯实英美友谊”的文章;最后路过德国,见一见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难民、经济援助总归要面谈”。
上任以来,奥巴马的外交政策重点是“亚太平衡”,将中东和欧洲彻底打入“冷宫”,不仅刻意疏远沙特,而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大义凛然”,“英国和法国在2011年北约利比亚行动中‘搭便车’”。老盟友们心中多有不满,《华盛顿时报》将此次出访称作是一次“道歉之旅”。
很显然,沙特没做好接受道歉的心理准备;英国支持脱欧的3万民众联合上书,禁止奥巴马谈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默克尔除了寒暄,并不能给太多承诺,因为奥巴马在难民问题上总是说的多做的少。
与沙特:
“这个问题很复杂”
奥巴马希望在中东实现一个多极化、几个地区大国平分秋色的政治秩序,而沙特则希望维持自己一枝独秀的地区霸主地位,相互间不信任和有所保留
奥巴马选择的第一个“道歉”地点是中东地区。4月20日,奥巴马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开启为期两天的“修复关系”之旅。沙特国王萨勒曼也没去机场迎接,沙特国家电视台没有播放奥巴马抵达沙特的消息。
要知道,去年,奥巴马访问沙特时,沙特国家电视台进行了全方位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美国《大西洋月刊》不久前刊登的报道为美国和沙特关系现状提供了一个小片段。
文章说,“总统先生很生气,所以他就跟自己的政治盟友、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发了发牢骚,谈到了对于沙特王国和其他海湾国家要在更多地方推行更严格的伊斯兰法的看法。”
“沙特不是你们的朋友吗?”特恩布尔问。
“这个问题很复杂。”奥巴马答。
从这个细节可看出,沙特与美国两国之间维系了数十年的默契已不在,昔日那种理所当然的同盟关系已受损,取而代之的是相互间的不信任和有所保留。
是什么事情让两个老朋友之间开始“有所保留”了呢?
作为一位想留点政治遗产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一直希望沙特能与伊朗和平共处。为此,奥巴马从海湾地区撤出不少军事力量。推动国际组织对伊朗制裁问题的取消进程。如果沙特与伊朗果真能和平共处,这的确称得上是奥巴马任期内的一件外交成功事件。
然而,沙特并不想成全奥巴马的良苦用心。“沙特感觉自己被美国弃之不顾”,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的中东问题专家桑斯指出,“沙特不仅与伊朗的关系没有走暖,而且在叙利亚问题上两国加大了分歧。”
伦敦国王学院的社会人类学家拉希德认为,奥巴马希望在中东实现一个多极化、几个地区大国平分秋色的政治秩序,而沙特则希望维持自己一枝独秀的地区霸主地位。
去年奥巴马曾召集海湾国家领导人在戴维营举行峰会,但包括沙特在内的四国因不满美国中东政策而未派元首出席,这被外界解读为沙特等海湾国家是在含蓄地表达对美国的不满。
原油问题也是一件让沙特闹心的事。两国在石油市场上的竞争成了公开的秘密,“美国对页岩气的开采,对沙特在石油市场上的霸主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沙特也不惜用低油价来挤垮美国”。
眼下,两国又在为一部国会议案吵了起来。几位美国国会议员认为有必要立一个议案:支持“9·11”恐怖袭击受害者起诉与恐怖基地有关系的国家,其中就包括沙特。沙特外交大臣警告美国,若该议案通过,沙特将出售7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其他美元资产。
奥巴马为这次访问沙特带足了歉意和诚意。临行前,奥巴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白宫4月18日表态称,总统奥巴马不支持就“9·11”事件起诉沙特的国会议案。
“全球每卖9桶油,其中1桶就来自沙特,这个国家虽然不是全球经济的关键角色,但是其政治稳定性却对全球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叙利亚和利比亚内战其实就是中东宿敌国家矛盾的镜面反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纳德·海克尔认为,沙特的重要地位根本不容忽视,沙特如果出现不测,中东局势势必四分五裂,届时对美国而言,还必须要派遣大量部队去维稳,“幸亏奥巴马很明智,主动前往沙特修复双边关系”。
数年积怨岂是一朝能平。奥巴马亲自“灭火”,沙特“冷处理”。美联社评论称,不寻常的“礼遇”只能说明,沙特领导层对奥巴马政府的信任度已经很低,并已在思考如何应对美国的下一届总统。
不过,尽管存在种种分歧,但美国和沙特之间还存在共同利益,“在解决地区争端问题上,美国需要沙特的支持。而沙特作为中东逊尼派大国,在与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国家的较量中也需要美国的军事支持”。
与以色列:
“友谊小船”早翻了
内塔尼亚胡严重质疑美国以及奥巴马在中东的外交能力,以色列这个美国“盟弟”已经投靠了俄罗斯,或者说,在中东,奥巴马的威信不及普京
此次奥巴马访问名单中,没有以色列。但是,以色列总理成功地吸引了奥巴马的注意。
在奥巴马访问沙特之际,内塔尼亚胡飞往俄罗斯,对该国进行一次6小时的“闪电”式访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了“气氛热烈的交谈”。
由于意见不合,美国与以色列之间早已结下“梁子”。2011年,内塔尼亚胡在访问白宫时就曾在椭圆办公室里“爆豆”,教训奥巴马不要对巴以和谈抱有幻想。在伊朗问题上,以色列和沙特立场一样,视伊朗为威胁其生存的头号敌人,主张对伊朗核设施采取果断打击,而奥巴马政府却走进伊朗。
去年3月,内塔尼亚胡在未告知奥巴马的情况下前往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猛烈抨击奥巴马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政策。今年3月,据美国白宫消息,内塔尼亚胡更是拒绝了当月底与奥巴马进行会晤的邀请,取消了他的华盛顿之行。
4月21日,内塔尼亚胡与普京进行了沟通,就巴以争端以及在叙利亚加强军事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这让外界解读为:内塔尼亚胡严重质疑美国以及奥巴马在中东的外交能力,以色列这个美国“盟弟”已经投靠了俄罗斯,或者说,在中东,奥巴马的威信不及普京。
就在几天前,普京还会见了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这些时间和人物的安排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与英国:
“最好朋友?除非脸皮厚”
奥巴马是一位演讲高手,深情,并富有煽动力。扫兴的是,在英国,大约3万人已经联合签名递交议会,呼吁奥巴马到访期间禁止发表任何关于英国退欧的言论
在结束对沙特的访问之后,奥巴马偕第一夫人米歇尔于4月21日来到英国。
相比中东之行的尴尬,英国人至少在礼遇上有了改善。奥巴马与伊丽莎白女王共进了午餐,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在肯辛顿宫为奥巴马夫妇举办晚宴。
不过,美国第一家庭到访当天,正值伊丽莎白女王90岁寿诞,奥巴马的风头被抢了,英国媒体的头条位置都给了伊丽莎白女王,只是在某个段落提了与奥巴马共进午餐这档子事。
三天的行程中,奥巴马还会去剑桥大学演讲。在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会面时,奥巴马会鼓励英国留在欧盟,为处于困境中的卡梅伦打气。
那么,奥巴马真的是英国人最好的朋友吗?或者说,英国人究竟怎么看待与奥巴马的友谊呢?
《卫报》记者西蒙·提斯道儿回答道,“最好朋友?除非他脸皮厚。”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很不客气,奥巴马先生是“伪君子”。一直主张英国脱离欧盟的独立党领导人法拉奇批评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反英的一位总统。保守党议员JacobRees-Mogg嘴巴也不留情,“我认为英国公民非常不希望让一个外人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何况这还是一位非常失败的美国总统,他在任期内几乎没有制定出一项成功的外交政策。”
对于此次来访,不少英国民众对奥巴马充满“骂声”。在他们看来,奥巴马此次访问就是来干预英国内政的。出访之前,奥巴马就表示,会以朋友身份发表“退欧意见”演讲。众所周知,奥巴马是一位演讲高手,深情,并富有煽动力。扫兴的是,在英国,大约3万人已经联合签名递交议会,呼吁奥巴马到访期间禁止发表任何关于英国退欧的言论。
总统“被封口”,美国八名前财长出面支援!4月20日,他们联合在《泰晤士报》发表公开信称,“不看好英国撤离欧盟”。
盖特纳、保尔森、斯诺、奥尼尔、萨默斯、鲁宾、布卢门撒尔和舒尔茨在公开信上集体签名。他们称,如果6月23日的英国欧盟成员国地位公投结果是退出欧盟,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可能被削弱,英国将更贫穷、更封闭,“对退欧进行投票是拿英国经济的未来进行危险的赌博”。
有了这八位前财长的支援,奥巴马的伦敦三天行有了点面子。但脱欧派、伦敦市长鲍尔斯预言,奥巴马如果牵扯进退欧公投一事,那将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那些原本犹豫的人在刺激之下,由于不满美国多年对英国的指手画脚,反而与美国唱反调,支持退欧。
与德国:
“还能一起吃肉喝酒吗”
难民大多是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半拉子”军事行动造成的。难民涌入,欧盟的申根条约被破坏,但奥巴马的反应却和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以及希腊几度面临破产时的态度一样,继续冷漠,“美国对难民采取严控条例”
还记得去年6月份,奥巴马前往德国出席七国集团峰会(G7)时的情景吗?
峰会之前,在风景如画的巴伐利亚小镇,奥巴马先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当地民众欢聚,大口喝啤酒,大口吃香肠。当地民众都穿上民族传统服饰出席活动,男性头上戴着缀有羽毛的绿色帽子,女性则穿着紧身的阿尔卑斯山农家女装,大家一起庆祝美德两国之间的友谊,气氛十分轻松热情。奥巴马当时很开心,甚至买一条当地的皮短裤来穿,他很激动,“我也没想到有如此好的地方来庆祝德国和美国人民不朽的友谊。”
本周,奥巴马将在德国城市汉诺威与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首脑举行非正式会谈,内容庞杂,“英国退欧、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局势、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以及欧洲的难民危机等”,无所不包。
在德国期间,奥巴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德国的难民和贸易政策表示支持,以帮助缓解默克尔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白宫方面此前还表示,奥巴马将利用第五次到访德国的机会,捍卫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但奥巴马与德国的友好关系还能保持多久呢?
对欧洲和欧盟而言,奥巴马对此可以用“冷漠”二字来形容。截至2015年,叙利亚难民源源不断地涌向欧洲,德国12个月内涌入了100万难民,而这些难民大多是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半拉子”军事行动造成的。难民涌入,欧盟的申根条约被破坏,但奥巴马的反应却和欧元区陷入债务危机以及希腊几度面临破产时的态度一样,继续冷漠,“美国对难民采取严控条例”。
言多必失。在访问欧洲之前,奥巴马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想法。他4月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1年对利比亚局势的干涉,是其总统生涯中作出的最大的错误决定。他认为,在干涉行动中,对部落格局估计不足,以及英国和法国盟友不给力也是利比亚陷入混乱的重要原因。
这次欧洲之行,奥巴马会阐明,不希望再卷入一场中东战争,试图劝说英国和法国别再带头参与进去。有媒体评论,如此行事,奥巴马可能会失去欧洲盟友对他的信任。
责编: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