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之约:揭秘中国主导的全球最高效多边合作

2016-03-29 09:20:55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是,柬埔寨首相洪森还将总理赠送的大米一路带到了随后的媒体见面会现场。当他在主席台上突然起身将大米向大家展示的时候,现场的记者们都笑了。

  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之前,亚洲地区备受瞩目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先行召开。

  从3月22日晚6点至23日晚6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启澜湄合作时间。他与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全程见证澜湄六国正式迈向澜湄命运共同体。

  3月23日上午,三亚,春光明媚。

  在国际会议中心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泰、柬、老、缅、越五国领导人,从身穿各自国家民族服装的礼仪人员手中接过盛有澜湄江水的竹筒,共同将水注入启动水槽内,六水合一的时刻宣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下称“澜湄合作”)正式启动,也宣告了“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澜湄六国正式迈向了澜湄命运共同体。

  启动仪式之前,李克强总理主持了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澜湄六国共同发表了《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审议通过了《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确定了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方向开展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p19 3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南三亚欢迎来华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五国领导人,与他们握手并合影留念。

  3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海南三亚欢迎来华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五国领导人,与他们握手并合影留念。

  最高效的多边合作

  “澜湄”,澜沧江—湄公河的简称。起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澜沧江,流经西藏、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境后改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后流入南海。

  同一条河流,孕育了相近的人文渊源。湄公河流经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五国人口合计2.3亿,分别占东亚和东盟总人口的10%和37%;经济总量5900亿美元,分别占东亚和东盟经济总量的3%和23.6%。这一区域,因发展起步较晚,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人均GDP只有2800多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但这一区域年均经济增速近7%,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同时,他们还是位于流域上游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友好近邻。

  据李克强总理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讲话中披露,2015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总额达1939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超过1500万人次。中国是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

  他提供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赴湄公河五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达到1280万人次,中国已成为泰国和越南最大旅游客源国。

  “我听说,《舌尖上的中国》等在中国热播的电视节目也受到湄公河国家民众的喜爱,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的美食、民族文化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李克强说。

  这是澜湄合作的基础——无论是基于历史还是现实的考量,六国均有强烈的合作需求和愿望。

  如同总理所说,“创建澜湄合作机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012年,泰方提出加强澜湄次区域合作的设想,中方给予积极回应。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的倡议。

  这是首个由中国发起和主导的新型周边次区域合作机制,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地区各国的积极回应。澜湄合作从一开始就体现高效,从提出倡议到筹建规划,再到启动合作,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六个国家举行了三次工作组会议、三次高官会和一次外长会议,当然还有这一次的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多边合作进展之快亦创下了历史之最。

  李克强总理表示,通过澜湄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能顶住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

  而与会的澜湄国家领导人也纷纷表示,会议将会带来很好、很实惠的合作。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