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美售台2艘军舰 美国向中国澄清称并没有

2016-03-12 07:33:00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环球军事报道】11日,路透社一篇“乌龙”报道在两岸闹得沸沸扬扬。对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对《环球时报》表示,无论如何,如果美国真的实施对台军售,中国大陆不会没有反制措施。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对此表示严正交涉,称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图为台湾空军的F-16战斗机部队。

据报道,美国政府就18.31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通知国会审查程序,内容包括“佩里”级护卫舰、两栖突击车等。与此同时,美国白宫方面表示,美国长期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这成为4年来美国首次对台军售,也是近40年来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次军售。图为台湾从美国进口的阿帕奇直升机坠毁。

2014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18日签署1683号“军舰移转法案”,正式同意对台湾地区移转出售泰勒号、卡尔号、盖瑞号与艾罗德号4艘佩里级护卫舰。2015年12月16日,美国政府正式通知国会,向台湾出售两艘佩里级护卫舰。图为泰勒号护卫舰与航母编队航行。

佩里级护卫舰是美国海军最后一级护卫舰,是在美国海军高低档舰艇搭配发展战略中发展的强调成本控制的“低档舰”,其战场定位是具备良好的远洋能力,能跟随航母和其他大型水面舰艇活动,同时具备反潜和填补区域防空孔隙的能力。图为泰勒号护卫舰。

佩里级护卫舰从可行性论证到完工服役,仅耗时7年。1989年,佩里级的最后一艘舰FFG-61“英格拉姆”号服役。美国海军共建造55艘佩里级,其中美国海军海军51艘、澳大利亚海军4艘。其作为二战后国海军建造最多的作战舰艇的记录直到后来被“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打破。图为卡尔号护卫舰。

在武器系统的选择上,佩里级围绕其明确的反潜和填补防空空隙的定位展开,装备36枚“标准”-1舰空导弹执行防空任务,由MK13倾斜发射架,也可发射“鱼叉”反舰导弹,备弹4枚。还有1座MK15型“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作为最后的点防御。图为盖瑞号护卫舰。

对于反潜作战,佩里级护卫舰装备了MK-46型反潜鱼雷和2架SH-60B型海鹰直升机。同时装备了AN/SQR-19型拖曳阵列声呐,来完成对潜艇的远距离探测、噪声测向、跟踪和识别。图为艾罗德号护卫舰。

佩里级虽为上世纪70年代的设计,但性能上称得上全面,既拥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又能为编队提供区域防空能力,称得上是一款高性价比的战舰。由美国Gibbs&Cox公司进行细节设计,首舰由巴斯钢铁造船厂负责建造,后续舰由巴斯造船厂、托德造船厂建造。

上世纪90年代,台湾参照佩里级护卫舰设计制造了成功级护卫舰,装备台制雄风Ⅱ型导弹作为反舰武器。也有观点认为,在台湾海军不断强化反舰“反航母”的执迷需求下,进口的佩里级也不是没有加装雄风-3反舰导弹的可能。图为台湾成功级护卫舰。

陶系列是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重型反坦克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阵地等目标。陶氏导弹的基本型号为BGM-71,1962年研制,1970年列装。它是一种光学瞄准、管式发射、红外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自动制导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射程3750米。

陶式导弹武器系统由筒装导弹和发射制导装置组成。弹径152毫米,弹长1164毫米,弹重18~47千克,空心装药战斗部垂直破钢甲600毫米。图为陶氏-2B导弹测试画面。

改进型陶氏导弹采用双锥药型罩和在战斗部前端加长373毫米、可伸缩式双节炸高棒,垂直破甲威力提高到800毫米。1983年,被为陶氏-2型导弹所取代。该型号战斗部直径由127毫米增大到148毫米,改用540毫米长的三节可伸缩式炸高棒,配用35度的药型罩,垂直破钢甲1030毫米。图为不同型号陶氏导弹弹体展示。

陶氏-2A型号为BGM-71F,是陶氏-2的改进型,1983年研制,1987年9月装备驻欧美军。采用串联战斗部,可以用先导炸药装药炸披挂在坦克上的爆炸块反应装甲。

陶氏-2B型号为BGM-71F,采用了两个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和一个双模式传感器装置射程。陶氏基本型、陶氏-2星和陶氏-2A型都曾在海湾战争中使用。

AAV7系列两栖战车,1964年3月美国海军战队提出研制,由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军械分部承担该项工作。1967年9月完成第一批样车,1971年8月首批车交付海军陆战队,1972年3月正式装备部队。

AAV7车体为5083铝合金装甲板整体焊接式全密封结构,能防御轻武器、弹片和光辐射烧伤。车体外形呈流线型,能克服3m高的海浪并能整车浸没入波浪中10~15秒。

该车在浮渡时由两个装在车体后部两侧的喷水推进器驱动。分动箱的动力通过舷台顶部的直角变速器和延伸到车尾的驱动轴驱动喷水推进器。

全封闭炮塔安装在车前右侧,发动机旁边,塔上装有单扇后开舱盖,有9个观察镜、倍率为1×和8×的瞄准镜和1个直接周视瞄准镜。武器为1挺M85式12.7mm机枪,具有每分钟1050发和450发两种射速。

AAV7被包括美国在内的8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亚洲的韩国和泰国都使用多年,其中韩国还获得授权在当地组装,韩国的三星航天1993~2000年与美国联合防卫(United Defense)公司合作生产57辆AAV7A1系列,是迄今该车系最后一批量产的车辆,根据制造商联合防卫公司的统计,截至目前此车系的总生产量为1547辆,

台湾引进AAV7的计划代号是“飞马计划”,共采购48辆两栖突击车、4辆指挥车,以及2辆工程修护车,耗资约新台币61亿元。台湾海军陆战队将在南高雄、北林口部署2个装备有AAV7的加强步兵营,专门执行紧急应变和台北重要商、军港的防卫任务。

FIM-92“毒刺”防空导弹是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目前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中被非常广泛地使用。该导弹采用第二代冷却锥形扫描红外自动导引弹头,提供全方位探测和自导引能力,具有“射后不理”能力。

在1992年5月,负责“毒刺”导弹生产的通用导弹分公司卖给了休斯公司,因而变更了主承包商。第一批生产型“毒刺”-RMP Block I在1995年交付给美国陆军。同时,大量已有的约8,500枚FIM-92A“毒刺”和FIM-92B“毒刺”按照“毒刺”-RMP Block I标准进行升级,在1999年完成。

“毒刺”导弹于1996年开始研发BLOCK II型,也就是先进型“毒刺”。采用新型焦平面阵列(FPA)红外成像导引头,也被称为小直径成像导引头(SDIS),增加探测距离和精确性。

1998年初,“毒刺”BLOCK II仍处于工程及制造研制(EMD)阶段时,休斯导弹系统公司被雷锡恩公司收购,也就是现在的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成为“毒刺”导弹的新主承包商。

一直到2001年为止,“毒刺”所有的型号已经被制造的总数超过70,000枚,包括国外生产的。目前的最先进生产型号是“毒刺”-RMP Block I导弹。

【环球军事报道】11日,路透社一篇“乌龙”报道在两岸闹得沸沸扬扬。当天一早,路透社发出“美国国务院宣布已授权出售两艘美国佩里级护卫舰给台湾”的消息,不过,《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并未发现这样的声明或任何讲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下午表示,中方已就有关报道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交涉,要求美方作出澄清。美国国务院表示,未发表任何有关售台武器的声明。当晚路透社发出“收回该错误报道”的声明。然而,台湾岛内从“外交部”到即将执政的民进党,在没搞清事实的情况下一整天都表现得十分兴奋,大谈起“台美紧密友好”。对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对《环球时报》表示,无论如何,如果美国真的实施对台军售,中国大陆不会没有反制措施。

西方媒体闹“乌龙”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10日发表声明称,美政府已授权向台湾出售2艘总价值1.9亿美元的海军护卫舰并已提交国会审批。中方对此作何反应?” 在中国外交部11日下午的记者会上,有关美国对台售武的问题第一个被提出来。洪磊表示,中方已就有关报道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交涉,要求美方作出澄清。美国国务院表示,近期没有售台武器的计划,也未发表任何有关售台武器的声明。洪磊强调,中方坚决反对美售台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坚定、明确的。

这个问题来自路透社当天早些时候的一条报道。路透社称,在南海紧张局势日益升级的情况下,美国国务院10日表示已授权向台湾出售两艘退役的“佩里”级护卫舰,合同价格1.9亿美元,该项目尚需得到国会批准。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在声明中称,“向台湾出售这些军事装备不会改变该地区基本军事平衡”。路透社称,台湾“国防部”日前也罕见就南海局势发表公开评论,称该地区各方都纷纷加强军事实力,迫使台湾不得不相应增加军事预算。而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大陆警告台湾“当选总统”蔡英文必须证明其领导的民进党不支持“台独”。报道称,中国始终未排除“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

当天下午,路透社报道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题目是“中国对美售台武器很愤怒”。但报道并未纠正此前的口径。当晚9时左右,路透社发出“收回上述报道”的声明,称“错误引用了去年年底的美国国务院的声明”。

对此“乌龙”,一名研究美国问题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称,路透社是西方的大通讯社,它这时闹出这则“乌龙”,让人怀疑为何这么不专业?而且报道还把这则消息与南海问题联系起来。美国国会早已批准此次对台售武,奥巴马也签署法令,但何时执行这一军售仍然十分敏感。蔡英文即将上台,不排除美国想利用媒体来试探大陆反应。

有岛内网民猜测,不能排除奥巴马政府在岛内“变天”前加速完成对台军售项目实施进程,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一旦蔡英文上台后再宣布正式对台军售,不管美方是否真心,都会给外界释放出“美国支持蔡英文与民进党当局”的信号。这对于一直担心蔡英文能否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美国而言,无疑是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特约记者 纪双城 陶短房 记者 王海峰 郭孝伟】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