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的金融野心:三年内颠覆银行嫌贫爱富嗜好

2016-02-02 08:39:39 国际金融报
分享:

万达在转型上的动作有点着急,就好比明明是摩托车,非得推上F1赛道,让它向F1赛车那样跑,怎么可能?“大数据是基础,是做征信做网贷的基础,基础不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基础不牢埋隐患

  对于万达为何适合做互联网金融这一问题,王健林最津津乐道的便是万达庞大的消费者基数。“2020年万达网络金融覆盖全国至少5000个大型商业中心,其中万达自己500个左右;每年到店客流400亿人次,覆盖7亿-8亿消费人群;飞凡卡发行5亿张;按每个商业中心每年销售额10亿元计算,年总消费金额将达到5万亿元,成为世界超级O2O平台或者说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消费平台。”

  对此,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师郝智伟并不看好。他认为,从大数据到征信再到网贷,是一环扣一环,即有了大数据才能做征信,征信完善了才能做网贷。所以大数据是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而王健林所强调的多少亿到店客流和消费人群并不是真正的大数据。

  “真正的大数据必须精准,能通过高频的数据交互积累来精准分析用户行为,比如,腾讯是利用高频社交语言来积累大数据,而蚂蚁金服是利用支付来获得人们实时商业购买数据。也就是说,没有高频、实时交易的量是很难做到精准的大数据分析。”郝智伟认为,尤其,万达的大数据积累还有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与BAT的大数据在量和精准度上有着极大的差距。

  郝智伟认为,万达在转型上的动作有点着急,就好比明明是摩托车,非得推上F1赛道,让它向F1赛车那样跑,怎么可能?“大数据是基础,是做征信做网贷的基础,基础不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在此前转型电商的过程中,万达就显得有些操之过急,通过高薪挖来的电商高管,纷纷离职。业内人士认为,高管的频繁离职是万达转型的迫切预期与新业务需试错的失衡矛盾的映射。

  奚君羊则认为,万达从他本身的竞争实力培养角度来说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不管是内在的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还是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但能不能在金融业站稳脚跟,还要看公司客户目标的定位、营销管理、内部业务流程等方面是否与市场相匹配。

  “这个行业本身我是看好的,但万达是不是能够通过自身的一些调整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能够借助于行业本身的成长获得巨大的成功,这还需要观察。”奚君羊说。

  陈莉同样表示了担忧,她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传统企业求转型,用‘互联网+’武装自己,但是传统企业最后是成功转型实现‘互联网+’目标,还是在风口迷失方向都不置可否,特别是像万达此类大型不动产企业,转型有更大的挑战。”

  银行网贷难抉择

  王健林放言获得上海自贸区发放的全国第一张网络信贷营业执照,但背后却是银行牌照缺失的惆怅。

  在获得网贷牌照之前,王健林更想要的是一张银行牌照。在201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他曾强调,2015年下半年完成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家公司的并购。此前更是放言,“万达其实只需要有一个银行牌照,也不需要开什么门店,资金完全可以用P2P”。

  去年,大连银行是万达的心头好。据媒体报道,王健林曾与大连市方面有过很多次深入沟通,王健林的计划是,大连融达出让一部分股份,万达再增资一部分,以百亿元的价格拿下大连银行的资产。

  资料显示,大连银行于1998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继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之后,又一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起来、跨省设立分行的全国性银行总部。

  然而,万达煞费苦心,此事最终没能成行,大连银行被东方资产招致麾下。

  在此背景下,王健林宣布获得网贷牌照时,也放出狠话。“万达将三年内颠覆传统信贷模式,颠覆银行嫌贫爱富的不良嗜好,无需抵押就可以贷款。”

  按照规划,万达网络金融信贷余额到2020年力争达到3000亿元,其中企业信贷1000亿元、个人信贷2000亿元。

  但王健林真的放下银行梦了么?答案是否定的。有传闻称,万达金融目前正在接触渤海银行,或与收购有关。

  奚君羊认为,万达金融对银行牌照不死心也是情有可原,毕竟网络信贷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络信贷从事的都是非现场交易,都是线上交易,但是现在许多金融交易还是需要通过线下实体店来完成的。未来金融都会向财富管理这个目标转变,未来金融机构是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而网上只能办理标准化的业务。”

  陈莉也向记者分析道:“相较于网络信贷牌照,银行牌照更具公信力、吸引力。对于万达做网络金融五大板块也能更大限度地放开手脚去发展。”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