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的自白:亏损19亿 地方政府给补20亿

2016-01-19 08:16:46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地方政府不会愿意看到“僵尸企业被清理”的情况,因为要保持社会稳定。自己所在的县级市共30万人口,仅围绕自己所在的企业伴生的人口就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人不稳定了,怎么办?”

  僵尸企业生存现状

  剥离人员、变卖资产,千方百计上缴利润

  王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为保障上缴利润,2015年公司确实用尽了办法,“包括我们把矿石挖出来以后,品位好的矿石卖给民企,品位差的自己用,降低工人工资,变卖资产,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增加非经常性盈利,终于完成了总公司分配的任务,上缴了数亿的利润。”

  企业经营已经如此困难,为何还要保证上缴利润?

  “这是我们央企的通病,效益好的时候,把底下进货权、销售权等都收上去了。子公司只搞生产,就是一个车间。效益不行了,赔钱了,销售不出去了,又把权力都下放下去了,只规定上缴利润总额。交不上了,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现金流要断了,那你就彻底停产,总部没有钱扶持你。”王明直言。

  对此,工人不是没有埋怨。

  据他介绍,早在2015年1月,公司就确定了剥离人员的具体方案。方案保留操作工和管理人员,选择剥离电、钳、焊、清理等辅助工种。辅助工种仍维持此前的工作量,但只保证原工资的75%。想要保持原收入水平,只能靠工人个人在周围的企业“找活干”。

  根据这个方案,2015年1月,公司“被剥离”人员达5000余人。

  “2015年职工收入很低,很可怜。”王明说,“上班20年以上的工人,包括现场的操作工,一个月也就是2000块钱,其他人一个月只能拿1500块左右。”

  “央企就是这个通病,头重脚轻。前两年,北京总部办公楼还往外出租呢。但随着这两年‘做大做强’,总部也不断扩张,现在还得租别人的办公楼。”王明坦言,“有什么办法,就是父子关系,我们是人家儿子。”

  僵尸企业眼中的“去产能”

  企业每次改革,都是高成本运行

  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去产能为2016年中国经济的五个主要任务之首。李克强总理指出,认真论证并合理确定未来三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设定钢铁和煤炭全国总量“天花板”。此后,去产能在政策和舆论层面开始迅速发酵。

  如今,摆在王明及其同事面前的直接问题是,2016年到底要不要减产?要不要停产?

  王明透露,针对目前企业的情况,内部拟定了几个方案。总体来看,若全面停产,亏损将高达十几亿;若部分停产,亏损面相对较少;若仍维持生产,亏损面相对更小。此外,还有一个重组的方案,将与其有关联业务的子公司合并,如此能够减少数百万的关联费用。

  与此同时,人员剥离的方案也在酝酿,王明的数千位同事面临着未知的未来。“也不叫解聘,叫放长假。就是给点生活费,总部也是爱莫能助啊。”王明说。

  “其实,我们每次改革过程中,都是高成本运行。”王明直言,每次要出台政策,从总部“放风”出有关改革的消息,到真正实施方案“金锤落地”之后再过上一段时间,公司的生产成本才能回正常,这期间生产都是高成本运行的。

  “因为大家心里都没底了,下一步我去干什么,我还能不能在这儿,大家都考虑自己的前途了,谁还操心厂里的生产问题啊,所以生产事故不断。这样一来,生产成本能低么?”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