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省委巡视组长背后的两亿“黑金”

2015-12-31 08:23:27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在刘向东“向污染宣战,向违法者开刀”的治污纲领下,山西的环境治理效果明显。刘向东上任1年,就摘掉了连续3年位列全国污染第二名的阳泉市的“黑帽子”。他也因此成为环保明星。

  环保外行成治“黑”名星

  21世纪初,山西省煤炭产业进入“黄金时代”,但其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污染。“黑烟遮天、污水遍地”是当时山西最普遍的场景。2004年,全国污染严重的118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前三名——临汾、阳泉、大同,都在山西,号称“黑三甲”。2005年,这三个城市又蝉联了前三。

  就在这个关头,刘向东走马上任,于2006年3月调任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后环保局改为环保厅)。此前,他曾任山西忻州行署副专员、山西省贸易厅副厅长等职,从未涉足环保领域。但就是这个环保外行摘掉了山西重污染的“黑帽子”。有内部人士向《环球人物》记者透露,刘向东治理环境“胆大、高效甚至有些任性”。

  上任不久,刘向东“不看脸色”,重罚超标排放的重污染企业,太钢、富士康、同煤等先后收到了罚单。2006年9月,山西省环保局调查发现襄汾县42座高炉中有37座是未批先建。刘向东立刻责令襄汾县将违规建设的35座高炉在3个月内关闭,另外两座要在年底前完善环保设施。山西省作协一位负责人当时曾称赞刘向东的铁腕治污,“宁可‘作恶人’,也不落入‘不作为’的俗套”。

  同年9月,山西省环保局暂停孝义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权,该市的新建项目必须经上级行政部门批准。这是山西省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最严厉手段,而刘向东称处理孝义只是“敲山震虎”。 除了“区域限批”,刘向东还授予环保部门在创优评先、市场准入、干部任用中有一票否决权,让污染这个多年“没人管”的老问题,成为官员和企业的头等大事。

  在刘向东“向污染宣战,向违法者开刀”的治污纲领下,山西的环境治理效果明显。刘向东上任1年,就摘掉了连续3年位列全国污染第二名的阳泉市的“黑帽子”。他也因此成为环保明星,在2008年荣获中华环境奖、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并被称为“中国环境保护的先锋”。

  纪检系统不是“保险箱”

  铁腕手段和“霸道”作风下,是刘向东在环保系统一手遮天,通过环保权力寻租,大肆收受贿赂。在其任内,网上流传着大量举报他的帖子。某企业人士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山西某些企业家出手都“很阔绰”,“每逢过节必会向他送礼,至少6位数起”。刘向东对此也不避讳,直接在饭桌上5万、10万、几十万地收取钱财。

  刘向东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忻州女商人郎凤娥创建的蓝天环保公司的扶持。有媒体称,刘向东利用职权,为蓝天环保公司拨款、开审批“绿色通道”, 甚至用政策协助该公司生产的煤粉锅炉垄断市场。2014年底,郎凤娥被带走调查。今年3月19日,中纪委网站消息称,刘向东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

  当刘向东从环保厅厅长位上转任巡视组长时,曾一度被传是“进了保险箱”。但事实证明,不管是巡视组还是纪委都不是腐败官员的“保险箱”。今年9月,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己不正,焉能正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违纪干部3400多人,中央纪委机关查处处置14人。

  一位专家表示,解决“反腐刀刃削不到刀柄”“灯下黑”等问题一直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善内外监督程序,实现真正的内外舆论包夹,才能让贪官污吏无处可逃”。(记者 张之豪)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