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历史教科书,在多国引发争议

2015-12-04 08:53:18 环球时报
分享:

11月3日,韩国政府正式公告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科书“检定制”改为国家统一编写的“国定制”。

  一本好的历史教科书应该由谁来编写,谁来审定,写哪些事件,又该如何回应争议?《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调查韩国、印度、俄罗斯、英国、美国、土耳其等国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困扰着很多国家。

  韩国教科书收归“国定”

  韩国教育部12月3日表示,“国定历史”教科书2017年开始在初、高中使用,编委会已组成。此消息再次成为韩国国内舆论的焦点。回顾过去两个月,历史教材成为韩国最具争议性的议题,围绕其编写、发行方式,韩国国内形成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韩国主要政治民意调查机构“realmeter”1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反对“国定”的占52.6%,赞成的为42.8%。民众意见不相上下,朝野对峙也十分明显。

  韩国朴槿惠政府去年就准备改变教科书现行体制,并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但由于两派观点难以调和,更改编写发行体制一直拖至今年。10月12日,韩国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黄佑吕刚宣布将推进历史教科书国定化,就遭到新政治民主联合等在野党的强烈反对,称这一决定是“企图为亲日和独裁历史正名”,随后组织抗议示威,有不少学生也参加。面对强大的反对声浪,朴槿惠总统10月27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强调改用国定历史教科书的必要性,认为为开创国家更加美好的未来,纠正对历史事实的错误记述势在必行。朴槿惠说,虽然有些人忧虑会出现歪曲历史等现象,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她也绝不会袖手旁观,“如果不正确认识历史,韩国的文化和经济可能会被别国掌控,民族精神也会面临被蚕食的危机”。

  11月3日,韩国政府正式公告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科书“检定制”改为国家统一编写的“国定制”。所谓“检定”,即韩国现行历史教材发行体制是各出版社自行编写教材,经教育部检定通过,认定其作为历史教材,教育部下属的教学社也编写教材,各学校自主选择使用。但韩国政府认为,现有历史教材内容有许多不实和偏颇,无法树立国民正确的历史观。在近代史的一系列问题上,右翼保守势力认为现行教科书编写受到左翼的把持,存在意识形态偏见,过度亲近朝鲜。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首尔一所高中,看到学生使用的是未来N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韩国史》。该书由六大板块构成,从石器时代一直写到现代韩国的李明博政府。最近的大事为2012年在首尔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文化方面还介绍了以“江南Style”为代表的“韩流”。对朝鲜战争,该教材用4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战前半岛局势、战争爆发和仁川登陆、中国军队参战、停战协定签署和战后影响,包括“斯大林与金日成谈话实录”、“朝鲜人民军战斗命令”等史料。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还介绍了德国和越南的统一方式,希望引发学生对朝鲜半岛统一的思考。韩国国内部分,则涉及独裁和民主化之间的斗争、惩处前总统腐败、金融危机等。

  根据《朝鲜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使用这一版历史教科书的韩国高中最多,有759所,占所有高中的1/3。校方负责人员介绍说,教材选定的程序为:首先由校内教师选出3种候选教科书,由家长、老师和地方人士组成的学校运营委员会从中选出一种,最后由校长敲定。这本教科书主题按照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的“执笔基准”由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经韩国教育部门检定后作为教材。《朝鲜日报》的文章称,这本教科书的编写者都来自“立场倾向进步”的全国教职员劳动组合和民族问题研究所,内容较为偏左。虽然名义上要按照教育部门的“执笔基准”,但这仅是指导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事后的检定更为关键。编写完成后需要由教育部门审定,如有不合格内容,教育部门会下令修改,拒绝修改的出版社将被停止发行或取消检定教材资格。2013年包括这本教科书在内的多种教科书被教育部要求进行部分修正。

  韩国围绕历史教科书的争议由来已久,编写方式也是一波三折:韩国独立后,最初实行国家编写教科书与民间编写教科书并存的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朴正熙执政时期实施教科书国定化,八九十年代后又开始走向多元。对于韩国教科书历史的发展变迁,韩国首尔大学名誉史学教授李泰镇表示,教科书从国家统一编写到现在的检定认定制度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其他民主国家的普遍教材编写方式,“即便对一种见解有异议和不满也应予以包容,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要有多样表达”。李泰镇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担任国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是现在使用的检定教科书的总负责人。他对所谓“现行教科书大部分都是偏左、亲朝”的看法表示反对,认为即便现行教科书存在问题,也应该从改革现行检定制度入手,而不是完全废止,改为国家统一编写。

  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考古学家崔梦龙是公开同意参与国家统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之一。崔梦龙表示,自己曾3次参与编写历史和国政教科书,十分热爱这一工作,即便自己的学生大部分反对也不改心意。他认为现行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是缺乏权威编写者,他说过去的编写者都是公认的大学者,而现在教科书却是高中老师编写,这就像是没有驾照的人开车一样。(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万宇 陈尚文)

  美国得州新教材轻描淡写“黑奴史”

  美国得克萨斯州今年也围绕新版历史教材掀起风波。得州公立中学8月更换新历史教材,涉及5万名学生。新书对南北战争、美国奴隶制轻描淡写,引发教师、家长和学界的争议,很多人担心:学生还能全面了解美国历史吗?

  据美国媒体报道,休斯敦一所公立学校教11年级的历史老师萨曼莎·曼查克在第一堂课上就告诉学生:“我希望你们不要将新的历史书视为全部和最终的美国历史。”她认为,新书淡化了美国奴隶制,以及被视为“记录美国种族歧视污点”的《吉姆·克劳法》。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历史教授爱德华·康特里曼强烈反对采用新教材,他表示:“历史与教材之间有着巨大的脱节”。11月24日,得州一位名叫若妮的母亲在YouTube上发布视频,质问教材编写者:“你们如何解释将‘黑奴’定义为移民和打工者?”

  因为“美国内战的原因涉及奴隶制,也涉及得州州权”,得州教育局2010年通过新的、更加保守的教学计划,为淡化历史,还着手编写了新的历史教材。承接新教材项目的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的资深编辑认为:“南北战争的历史相当复杂,我们的教材准确地还原了历史真相,而且在得州发行的新历史教材不会被推广到其他州。”根据美国宪法,中小学教育事务由各州自行决定,联邦政府无权干涉,但会由美国教科书委员会评估。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也是由民间出版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组织,一般确定下来的教材很少会有修改或变动。由于各州历史背景不同,所以教材的选择和侧重点也不同。俄亥俄州代顿大学历史系教授斯韦德鲁曾在谈及“珍珠港”“尼克松水门事件”“哥伦布屠杀印第安人”等敏感历史事件时表示:“对事实的错误描述和使用错误数据会限制、误导人们的思想,编写者必须严谨。”(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筱茱)

  英国教纲要求历史不被简单化

  在伦敦一家公立小学任教的林老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英国公立小学没有统一历史教材,可自由选择,但教材要遵循国家课程大纲的要求。记者从英国教育部网站查询到有关历史教材大纲要求:要确保学生了解“英伦三岛”的历史故事、英国如何影响了世界、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大致情况,以及理解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变化、原因和后果、相似性、差异性和重要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等等。

  在英国,如果历史教材写得太浅显或偏颇,会被人诟病。今年1月,一套名为《可怕的历史》系列教材被专家批评为“将历史简单化,让年轻人无法认真思考”。比如写西班牙无敌舰队时,标题为“今日比赛:英格兰VS西班牙”,但内容非常空洞。即使连历史学家迈克尔·林奇写的《英国(1945年-2007年)》,也因为过去强调英国加入欧盟的弊端而被不少议员批评为“有失客观”。

  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历史教材最好由历史学家来写,但历史学家必须考虑到读者是谁,兴趣点在哪里。他认为,好教材应把争议问题明确讲出来,并从方方面面进行讨论。好的历史教科书应该是有趣的,而且作者也需要表达明确观点,沉闷无味的教材只会让学生合上书本,失去兴趣。(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苏联解体后在教材上吃过大亏

  不仅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历史教科书会引发争议,在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同样如此。苏联时期,中小学教科书基本是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家出版社,学校和教师不能自由选择教科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教科书制度改为国家审定制,实行一个大纲、多套教材、多家出版社自由出版发行,学校与教师可自由选择,因此,造成教科书市场混乱,甚至西方国家通过一些非政府组织参与教科书的发行。一些教科书因丑化俄罗斯历史而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据俄《独立报》11月20日报道,普京等领导人多次会见历史学家和教育部门领导人,强调编写统一教材的重要性,加强青少年的国家自豪感。俄文化部部长认为,历史教材应考虑国家利益至上,6-10年级教材统一由历史学家根据新的历史文化标准编写。从今年9月1日起已有75万名学生使用统一历史教材。俄国家杜马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10月表示,“在教科书中,不应对一个历史事件做出不同解释,这样将造成学生思想混乱”。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专家表示,教科书首先要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现在俄罗斯缺的就是这一点。他认为,日本在培养青少年爱国这方面就做得十分明确。

  俄罗斯社会就历史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有争议,比如两年前围绕是否将“普京执政”单列一章。俄科学院通用历史研究所所长认为教材应截至2000年,因为人们对俄近十余年的历史只能列出事实,无法做出任何注释。最后,普京本人表示,“不希望在新教科书中编入相关章节”。

  前不久,印度国内40多名学者发表公开信,声称印度学校一直在用左翼学者编写的错误的历史教科书,导致学生们轻视本国历史。据印媒报道,2002年,印度人民党执政时期,该党试图通过国家教育培训研究理事会引入新的课程框架,结果遭到左翼历史学者公开反对,他们声称,人民党旨在使印度的历史“印度教化”,把印度教徒以外的民族都当成外国人,而且“将神话当成历史事实”等等。

  据韩国媒体报道,在经合组织(OECD)34个成员国中,使用国定教科书的国家只有土耳其、希腊和冰岛3个国家。对此,北京大学土耳其问题专家昝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见过的土中学历史教材有的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有的是委托出版社或个人按照要求来编写,但最后都要由教育部的审查委员会监督审定。土耳其有较强的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传统,因此建国以来就延续使用国定教科书。土历史上的敏感问题不少,如亚美尼亚人在一战中的命运问题。在土历史教科书里,坚持土官方的看法,就是说当时亚美尼亚人与外国人(俄罗斯)一起叛乱,而不写西方提的“存在大屠杀”。在该问题上,土耳其人和外国人之间争论很大,在土国内也是讨论“禁区。(本报驻印度、俄罗斯特约记者  孟一平  李军)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