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全球资金大挪移 避险资产哪里找

2015-11-26 08:38:05 国际金融报
分享:

值得关注的是,后续几个交易日,如“9·11”恐怖袭击带来的股市大跌,并没有在欧洲乃至全球股市出现,相反,欧洲主要股指出现震荡回升。而原本预期会成为避险工具的产品(如黄金等)也没有如期大涨。

  这些日子引起全球市场强烈关注的事件莫过于法国巴黎遭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策划的严重恐怖袭击,而其对全球资本市场也带来影响。

  巴黎遭到恐怖袭击之后首个交易日,欧洲股市全线低开。亚太股市主要股指也以下跌报收。A股开盘表现虽不好,尾盘却出现强劲拉升。

  值得关注的是,后续几个交易日,如“9·11”恐怖袭击带来的股市大跌,并没有在欧洲乃至全球股市出现,相反,欧洲主要股指出现震荡回升。而原本预期会成为避险工具的产品(如黄金等)也没有如期大涨。

  不过,恐怖袭击带来的后遗症还没有结束,美联储加息也提上日程,这些政治的、经济的各种因素交织着,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影响。各路资金也在寻求更加安全的资产。

  市场表现超预期

  巴黎遭受恐怖袭击的消息发布时,大多数市场已经收盘,仍处在交易时段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小跌1%左右。彼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海外市场分析师给出的意见较为悲观。

  “我不会感到惊讶,如果市场下跌2%-3%,甚至更多。”英国Hassium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Yogi Dewan表示,受影响的行业可能包括保险、旅游和休闲。

  数据显示,旅游业占法国GDP的7.5%,比汽车行业还高。此前,法国政府官员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法国旅游业更好地抵御了危机,并成为法国经济中少有的亮点。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也分析称,“法国版9·11”是个大事件,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因此或出现大改变,大国联合反恐,局部战争或扩大。欧洲经济或再次陷入谷底,航空、旅游行业首当其冲,避险情绪上升,资产或遭抛售。

  不过,经过一个周末之后,市场的情绪似乎得以平静。

  有乐观人士认为,此次恐怖袭击与“9·11”相比,从伤亡人数、建筑物摧毁程度等角度看,影响都较小,短期可能会影响市场情绪,全球风险资产可能会小幅承压,但预计整体影响程度有限,与此同时,美元、黄金、美债等避险资产短期或将出现小幅上涨。

  事实上,整个市场比分析师们预计的复苏还要快。

  11月16日开盘,欧洲主要股市虽然都低开,但截至收盘时,法国CAC40指数仅仅微幅下跌了0.08%,甚至连理应受恐怖袭击影响最大的旅游休闲板块,也只是小幅下跌。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30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等都以上涨收盘。

  而“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股市和汇市关闭四天,开盘的当周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超过14%,东京股市下跌4.8%,伦敦股市下跌6.2%,巴黎股市下跌11.4%,法兰克福股市下跌12.3%,受影响最大的航空公司的股价下跌幅度更大,英国航空、汉莎和法国航空的股价跌幅在30%以上,保险业也应声下跌。大宗商品市场上,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则迅速上涨。

  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并未出现类似“9·11”式影响,主要是原因是此次的袭击确实与“9·11”有一些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欧盟是一体化的联盟,但并非单独的主权国家。美国在‘9·11’后全力打击基地组织,但如今的ISIS在欧洲拥有比基地组织更多的支持者,且更有可能制造更致命的袭击,对于ISIS报复的顾虑令各国齐心合力采取强硬手段反击的难度加大。”牛播坤表示,根据媒体报道,袭击者是从希腊入境的叙利亚难民,这不仅破坏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更加剧了欧洲认同和一体化的难度。在此次事件发生后,各国会加强安防措施,恐怖组织难有进一步行动,恐慌情绪可能会逐渐回落,日元和黄金等避险资产的上涨也将较为短暂。对于受袭击影响最大的法国旅游业,牛播坤分析,游客的减少会对旅游业及相关的娱乐和零售业产生连带影响。但法国政府也必然会加大财政预算,一方面保障军队和安保支出,另一方面则是稳定经济。欧盟扩大货币宽松规模几成定局。从2004年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和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都可以看出,恐怖袭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只是短期的,旅游和零售方面的下滑也会由政府支出弥补。金融市场的走势还是取决于经济的长期前景。

  美加息预期提升

  目前为止,对全球资本市场来说,惟一能跟地缘政治抗衡关注的消息就是美联储加息的决策。

  11月18日,美联储发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基于当前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就业和通胀的展望,到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举行下一次例会时,将具备加息的条件。

  也有一些人认为,即便到12月,仍不具备加息条件。其中两位有投票权的委员对10月会议声明中的措辞变化有所顾虑,担心在声明中加入“下次会上加息是一个可能选项”的说法会错误地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的强烈信号。

  多数与会者也强调,是否开启加息周期,最终要取决于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前新的中期经济展望数据。

  纪要还显示,与会者对海外经济不稳将拖累美国经济的担忧有所缓解,但认为美国经济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也对经济增长动力是否可以抵御加息冲击存有担忧。

  市场分析师对于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明显升高。更有分析称,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后,市场的焦点从具体的加息时间转移到将来美国加息的速度和幅度上,由于全球经济低迷,美联储明年加息速度可能放缓,并且美元连续上涨之后存在调整需求。

  加息预期升高,美股表现非常淡定。美股三大股指11月18日仍全线上涨,涨幅均在1.5%左右。同时,对美联储政策最敏感的短期债券表现平淡,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基本持平在5年高点附近。

  分析师认为,美国股市、债市对会议纪要反应平淡,主要是由于加息预期已基本被市场消化。美联储与市场的沟通取得了成功,短期国债收益率没有明显变化,意味着加息给市场带来的波动在减少。中长期来看,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美元的市场供给下降,将直接推升美元指数与美元资产的价值,促使国际资本加剧回流美国。德银策略师在研究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后指出,在加息周期的早期,股市抛售规模通常比较小,会很快恢复,标普500指数在首次加息后的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还会继续上涨。但在加息周期晚期,股市会出现大幅回调甚至直接转入熊市。

  不过,从资金流向上来看,情况似乎有所不同。理柏的资料显示,截至11月18日的一周内,美国股票基金持续第二周外流22亿美元。整体上,上市交易基金(ETF)录得流入,当中,股票基金流入10亿美元,债券基金流入14亿美元,却敌不过互惠基金(Mutual Funds)强劲的赎回情况。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持续第三周外流,截至11月4日的一周,有16亿美元赎回,具对抗通胀作用的贵金属商品基金于四周内首度实现1.16亿美元流入。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的报告称,截至11月11日的当周,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基金的“失血”量触及9月中旬以来最高。

  EPFR指出,市场认为美联储将在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上升,但是美国及全球经济尚不能匹配这样的行动,这带来不确定性。其中,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失血”量触及8周高位。亚洲除日本外地区的股票基金“失血”情况较为严重,今年以来,散户投资者从这类基金中撤离的资金量已经超过250亿美元。

  避险资产哪里找

  恐怖袭击、美联储加息、经济复苏缓慢……面对这样的环境,去哪里找避险资产?

  巴黎遭恐怖袭击后,尽管分析师们预料到避险资产的上涨行情很短暂,但却没有想到会如此短暂。

  美债、美元、瑞朗、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不涨反跌,相比之下,在巴黎爆炸后的首个周一,俄罗斯卢布上涨1.9%,油价上涨。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都扩大了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改变了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定义。主权债务依然吸引着寻求安全资产的投资者,但随着全世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风险从私营部门转移至公共部门,主权债务也不再被投资者视作无风险资产。一些发达国家国债违约的可能性有所上升。而违约率低、前景看好的企业债成了低利率环境下的香饽饽。

  根据海外媒体报道,由于公司债的违约率低,并且在低利率环境下能带来额外的收益。这让其在部分投资经理的眼中成为了无风险资产。投资者对公司债市场的热衷可以从其价格上涨、息差收窄中看出。政府购买国债的行为让投资者们选择了公司债,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不过,从大众汽车、嘉能可等事件可以看出,公司债市场的风险系数似乎也已经不再低。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已经指出,公司债的违约率开始攀升。

  因此,尽管资金开始流出新兴市场,但有机构还是将眼光投放到了新兴市场。有分析称,在目前发达国家避险资产规模不断萎缩的情况下,经济表现强劲的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受到关注。

  新兴市场货币方面,由于长期基本面看好,印度卢比将会继续走强。人民币和卢布从长期来看都会走强,人民币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会增加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打击恐怖主义使得俄罗斯与西方暂时搁置矛盾,减轻其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

  确实,在新兴市场货币跌至纪录新低以及股市在过去3年中跑输发达国家51%以后,高盛加入了看好新兴市场的大军。高盛预计,经历了令人失望的3年后,新兴市场即将迎来拐点。

  “新兴市场2016年经济增速为4.9%,高于预估中今年的4.4%,使得2016年成为新兴市场经济2010年以来的次加速增长。尽管这一增速仍然低于长期趋势,增长的改善仍然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当前‘悲观预期遍布’的背景下。”高盛新兴市场研究主管卡马克夏·特里维迪在近日发布报告称,就估值而言,新兴市场货币已经不“贵”了。

  此外,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此前已经表示,新兴市场遭遇的抛售开启了数十年未见的买入契机。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这么看,在近期发布的2016年展望中,瑞银全球策略团队表示,如果说有什么资产类别是瑞银看空的,那就是新兴市场。该机构认为,新兴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危险时期”。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