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米兰的后世博时代:236亿欧元蛋糕如何消化

2015-11-13 08:05:08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激动的米兰市政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规划,一套套方案接连被提出,甚至连城市整体的行政划分都借此契机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很快,政府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在园区后期规划中居然没有发言权。

  各显神通的改造方案

  虽然各方为场馆土地所有权争得不可开交,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正摆在意大利人面前。

  在世博会最热闹的时候,米兰世博会每天接待至少1000万人次,虽然现在已经闭幕,但对处在米兰北部的这片世博园区来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p70-3 1958 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建筑—布鲁塞尔原子塔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建筑—布鲁塞尔原子塔

  今年2月,米兰大学校长就世博园区的后续发展提出了一个方案:将世博园区改建成大学城。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米兰市政府的支持。政府认为,将园区改造成学校,能最大程度利用原有的场馆。同时,世博会深受米兰大学理科和农业系的影响,如果真能改建成大学城,也算是对世博会的一种纪念。

  不过,意大利媒体很快算出了这样做的花销,如果建大学城至少需要5亿欧元的改建费用,对于囊中羞涩的当地政府来说,这个方案立刻变成保留方案。

  今年6月,一些意大利学者联名提出保留“世博树”在内的标志性建筑,并改建成博物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纪念世博会”。只是如今,米兰世博会最具意义的纪念品,由各国共同完成的、长达25米的“世博墙”已经由组委会捐赠给了正在建设中、位于上海的世博会博物馆,米兰想要再建一个博物馆的打算看来也不太可能实现。

  还有一些人建议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把场馆建成主题公园,但是同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从哪里找人设计?经费又从哪里来?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