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百万美元能源大奖给了谁?

2015-09-28 09:40:02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经过三轮评审顾问委员会筛选,从全世界约200个参与团体或个人中评出20强、10强、4强候选名单,并最终评出一名获奖者,奖金100万美元。最终奖项由一个名叫“我们关心太阳能”(We Care Solar)的组织获得。

p85 本文作者在颁奖典礼上主持的一场可再生能源国际经验交流会。

  本文作者在颁奖典礼上主持的一场可再生能源国际经验交流会。

  从评选出的20强名单看,确实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扶贫”概念很好。但是我梳理了一下,其实中国这几年在可再生能源推广和应用方面也有大量做得很好、很有意义的项目,有些并不比评选出的20强差。例如我们在西藏开展的光明工程。西藏地区农牧民居住分散,到2001年底有无电乡460个,无电村5254个,无电人口180万。从2002年起,为解决无电乡农牧民用电,开展了“送电到乡工程”,主要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叫“光明工程”。到2005年,实际向西藏投入了13.68亿元,建设光伏电厂322座,解决了318个无电乡用电问题。最近由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等推出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等也是很好的题材。由此我想到了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最近召开的一次讨论的议题:《国际能源咨询:中国如何输出能源领域的软实力》。

  这次讨论会的背景是:无论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普及,还是在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价格改革、碳排放交易等领域,中国都按照自己的国情,积累了许多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经验。

  可是在国际能源咨询领域,却鲜有中国专家的身影。来自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毫无实战经验的学者,基于其语言优势,却得心应手,游刃于各大国际机构,被聘为专家顾问。国际咨询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与印度相比,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各项硬指标都远远超过,但在能源咨询方面却凸显落后。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经验的重视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能源领域正在经历着从引进外国专家做国内咨询,到中国专家走出国门输出中国经验的转变时刻。国际能源咨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专家应抓住机会,积极在国际机构和能源国际咨询中发挥作用,我们的体制也应适应这一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9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开放政策的设计中,在人员走出去交往中,应为中国软实力走出去创造条件。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