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下旬访美,这次国事访问的临近已被美国政界、商界、舆论界广泛注意到,各界的重视正逐渐汇集起来。然而美国社会高度重视这次访问的表现形式有些特别,美国舆论为访问营造气氛的做法与中国不太一样。
一些美国政客频频拉高批评中国的调门,把中美之间这两年的热门问题抖了个遍。中国学者金灿荣认为,这是美国人特有的“大局观”,他们要趁着习主席带来的关注抓紧做出他们最想被美国和世界注意到的表现,因为同样的话,他们平时说可能没人听。
世界大多数国家元首访问美国是不被广泛注意的,很多元首只有在美访问期间或者临到访问就要开始时,美国媒体才会有报道。而对习近平的这次访问,美国舆论已经谈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几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都针对这次访问说事,大部分美国主流媒体迄今已经做了深度分析。
习近平访美显然是今年美国最重要、也最抓眼球的外国领导人来访。这次访问的成功是中国政府和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共同愿望。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借这个时候施加压力,可以帮他们刷存在感。一些需要抬升名气或选情的人,围绕中国和这次访问“语出惊人”试图捞分。
如果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说这些人,他们至少有一部分是带着“傍大款”心理掺和这次访问的。
借助中美之间的问题刷“爱国主义”,通过烘托中美的“势不两立”来表现自己的“远见”和“耿直”,如今中美都有这样的“超级鹰”。他们通常得不到两国各自领导层的赏识,真实影响力有限,但却以意见领袖的身份赢得国内民粹舆论的喝彩。
实事求是说,中美关系处在传统权力转移下的战略敏感心理期,双方的行为很容易被对方误读为具有强烈的进攻性。比如美国舆论经常把今天中国的很多言行认定为“咄咄逼人”,而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以及其在中日争端中所持的暧昧立场,中国舆情的反应大多认为这是美国在遏制中国。这样的尖锐认识很难在中美之间释怀,它们是新摩擦不断出现的思想温床。
中美今后的确还面临一些新挑战,包括中美围绕亚太地区“领导权”认识的磨合,美国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担忧,中国走向海洋对美国的心理冲击,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中美经济关系结构性变化,双方在网络等新空间领域的竞争等等。
此外两国的心理变化也在产生实质影响,那就是随着中国崛起,中国社会的自信在增加,而美国在对华外交上的整体心态逐渐从“领导者”向某种“受害者”心理转变。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又有了空前的增加,美国鹰派和“抓眼球派”找中国茬更容易了,也能做得更加逼真。他们制造的氛围让一些人感到中美接近了“临界点”,悲观论有所抬头。
然而中美不断扩大交流所创造的巨大利益在迫使两国社会都保持整体冷静,美国舆论在南海、网络及人民币汇率等领域叫得欢,但这些摩擦所构成的战略性却总能让人感到几分虚假。美国政府几乎不可能就对华政策做莽撞的战略调整,中美战略对撞是整个世界、包括华盛顿的噩梦。
中国全社会重外交礼仪的自觉性更高,美国的多元和功利主义则释放出种种奇谈怪论。然而那些声音掩饰不住美国人对中国作为世界性力量所拥地位的认可和尊重。当中美有外交盛事发生时,评估美国舆论的标准要与中国的有很大不同,美国政客的一些话要反着听,侧着听,或者干脆不听。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