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战损失调查:伤亡3500万人 经济损失6千亿美元
2015-09-01 09:03:11 中国经济周刊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疯狂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
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疯狂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
日军侵华期间,在血腥屠杀的同时,也从未停止过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李忠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财产损失,首先是直接损失,包括轰炸和炮火造成的毁坏、钱财抢掠、文物掠夺、原材料掠夺、金融掠夺等,在工业、农业、商业、金融、财政、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严重的损失。间接损失,包括农田荒芜,工厂停产,教育破坏,劳动力破坏,等等。”
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原料产地、倾销产品、输出资本的殖民地。为支持在华长期的侵略战争,日军实行“以战养战”策略,对沦陷区进行野蛮抢掠。
武汉59%的民营工厂被毁
日本侵略对中国的工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以湖北省为例,1938年湖北武汉沦陷时,工厂在西迁和内迁途中遭日机轮番轰炸,“使11980吨机器设备和3000余吨材料以及不少船只毁于一片火海”。据1939年9月的实地调查资料,武汉战前516家民营工厂,迁移内地的占41%,“被日侵占或为炮火所毁者占59%”。湖北省最大的官营机械厂——武昌机厂,开工不到60天即遭日本飞机炸毁。未及迁走的工厂厂房、设备等,或被日机炸毁,或被日军强行占据从事军工生产,或被拆毁,或被改头换面。抗战期间,“全省工业机械、材料损失3.4万吨,比战前减少60%。”
河南粮食总产量减少48.2%
日本侵略对中国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河南省战前(1936年)农作物产量约1055.2万吨。由于日军对中国百姓的杀戮抢劫、难民外逃的因素,农村人力、畜力缺乏,造成了大量农田荒芜,农产量减少。抗战期间,河南省农作物平均年减产56%,农作物产量损失共计约5319.2万吨,折合法币53.94亿元。战后,河南省耕地面积比战前减少12.6%,粮食总产量减少了48.2%,全省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的种植面积不足战前的三分之一。根据1946年河南省善后救济分署秘书室统计,全省各县城镇破坏程度平均达62.1%。
安徽淮南煤矿损失煤炭上千万吨
日本侵略者还对中国的矿产资源等进行了疯狂劫掠。以安徽淮南煤矿为例,1938年6月4日,日军的铁蹄刚踏进安徽淮南煤矿,就立即开始掠夺淮南煤矿的煤炭资源。日军掠夺的煤炭,除少数在矿山就地出售外,主要用于侵华战争的铁路和船舶运输上。从1938年6月至1945年9月,淮南煤矿总计被日军掠夺煤炭4284823吨,毁弃而不能复采煤炭间接损失约600万吨(编者注:1937年安徽省全省煤炭产量100万吨)。日本侵略者占据淮南煤矿期间,该矿“损失约值当时中国国币2000万元,当美金660万元之巨”。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