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领队·排头兵·第一车
——走近第二炮兵受阅部队里的“明星”
他是一名从战士成长起来的共和国少将,指挥万千火箭兵圆满完成数十项重大军事任务;他是一名守卫大国长剑的普通士兵,胸怀梦想带着画笔勾勒强军的美好画卷;他是一名导弹装备的“驾驭者”,伴随战车上高原钻密林,奔上发射场。
今天,他们一同走在火热阅兵训练场,一同走在壮阔战略导弹方阵的最前面,引领“大国重器”以昂扬的状态、一流的标准,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将军领队沈国强:阅兵场如同发射场
“向右看!”声如洪钟、清脆响亮的一声令下,阅兵训练场上,战略导弹方阵如滚滚洪流,卷夹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
发出这一声口令的是沈国强少将,他是第二炮兵受阅部队亮相的第一位将军领队。
“站在第二炮兵第一辆受阅车上,就像是站在了导弹发射的最前沿。”这位饱经发射场硝烟洗礼的将军,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这位共和国将军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带领部队,奔赴戈壁高原,远走深山密林,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演训任务,指挥部队成功地将一枚枚大国长剑送上九天苍穹。
他所带领的导弹方队来自“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生前所在部队。在这个方队中,有被誉为“常规导弹第一旅”的官兵们,有“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生前所在导弹旅的战友们。
沈国强当过参谋、发射营连长,干过导弹旅团长,现在是某导弹基地副司令员。
为了和年轻的受阅官兵在训练中齐头并进,沈国强场上练队列,场下练体能,每天跑一个5公里是雷打不动的训练课目。
“我们的体能比不上这些年轻小伙子,只有多练巧练才能达到效果。”沈国强这样说。
“‘毫厘不差、分秒不误’这是将军给方队提的要求,更是给自己提的要求。”方队教练员孔明说。
刚开始当教练,面对兵龄年龄比自己大、军衔职务比自己高的将军,孔明心里真有点发憷。沈国强告诉孔明别顾忌,大胆讲问题。每次训练结束,也总是先主动分析自己的不足。
“阅兵场也就是发射场,一声令下,就要打胜仗。”沈国强说。
排头兵尚雷雷:最佳状态展火箭兵风采
“检阅时,我是首长看到的导弹方阵第一兵!”说起这个,今年19岁的上等兵尚雷雷一脸自豪。
2年前,从小梦想当一名画家的尚雷雷,带着自己心爱的画笔,参军入伍。新兵训练下连,尚雷雷被分配到了警卫伪装连,后来选拔成为旅里的一名升旗手。
在今年阅兵官兵遴选考核中,他一路过关斩将,光荣入选。
训练中,原本成绩只处在中等水平、站在受阅部队第二排面的他,通过自我加压,刻苦训练,终于跻身成为导弹方阵“第一兵”。
“当第一兵,就要展现火箭兵最佳风采。”尚雷雷如是说。“第一兵”是排头兵,是方阵的定海神针,兵龄最短、职务最低的他,肩负着责任和压力不断前行。训练之余,尚雷雷也拿起画笔,为战友画了很多阅兵训练的速写,他与战友们共勉说:“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最美的阅兵画卷。”
尚雷雷的生日是9月2日。9月3日,刚过20岁生日的他,将以战略导弹方阵“第一兵”的身份站在长安街、通过天安门,尽显英雄火箭兵的风采。
“第一车”张军:引领高车长剑通过天安门
基准导引车被誉为“第一车”,是受阅装备方阵的“龙头”,对整个队伍能不能完美通过天安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年前的国庆首都阅兵时,战士张军作为基准引导车的“副手”、引导僚车驾驶员接受检阅。
今年,当听说自己所在的“常规导弹第一旅”要参加阅兵的消息后,他兴奋不已,当天就在连队第一个向领导递交了申请。
“开车如同练剑,人车合一是最高境界。”集训之初,已有近10年驾龄的张军,每天坚持一遍遍领会动作要领,反复学习研究教学视频,训练成绩节节攀升。
他很快脱颖而出,最终被定位为“第一车”。可要想当好“第一车”不是一件容易事,为此他吃了不少苦头。
为了使踩踏油门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张军每天坐在小凳上练,躺在床上练,吃饭练,连睡觉脚板都习惯性地顶在床头上,寻找控制油门的感觉。
“勇于创新,善于琢磨。”第二炮兵参阅部队总教练晁彦明这样评价张军。
有一次在阅兵训练中,张军发现其中的一个装备用的时间一长之后,容易产生疲劳。他向方队领导提出改进建议,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快就在其他方队进行了推广。
除了高超的驾驶技术之外,“第一车”还要具备极其稳定的心理素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张军摸索总结出了“无适应考核”“生理等效”“心理刺激”等3种心理训练法,促进训练成绩提高。
(张选杰 李兵峰 宋开国)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