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8月25日电 自上周以来,全球股市均遭重创,不仅欧洲、美国在暴跌,中国、菲律宾等新兴市场也未幸免于难。昨日,全球股市更是遭遇了“黑色星期一”。美国道琼斯指数24日收跌587.47点,跌幅3.58%,创18个月新低,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分别以3.94%与3.82%的跌幅收盘。
欧洲和亚洲股市跌幅更深,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5.4%,总市值蒸发约4500亿欧元,触及2008年11月以来最低收位。同时,日经225指数下跌4.6%,香港恒生指数下跌5.2%,上证综指则暴跌8.5%,创八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如今,股市大跌已经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首要话题。多家主流媒体对本轮股市暴跌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形势进行分析。
全球股市暴跌的原因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引发当前困境的潜在根源是,在美联储及全球其他央行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推动股市及债市上涨时,他们未能刺激经济强劲增长。这使得投资者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位置,在低利率的背景下迎来新的威胁因素。
澳新银行(ANZ)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则指出,这次全球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连续波动导致。他表示,近期要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刘利刚认为,这次大跌的源头应该是美股的暴跌。因为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9月加息,市场对此反应一如既往地强烈,美股大跌已波及到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全球性的抛售开始显现。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表现则加速了这种下跌。刘利刚认为,上周五公布的PMI指数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显示中国制造业仍旧疲软。这加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资源型经济体对市场前景的恐慌。
中国影响被夸大
与此同时,外媒也出现了一些将此轮股市暴跌归咎于中国经济放缓的言论。面对这类言论,一些分析师表达了不同的声音。据美国“商业内幕网”(Business Insider)24日报道,伦敦朗伯德街研究公司分析师安德里亚·西希欧尼(Andrea Cicione)表示,中国并不会引发类似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西希欧尼解释说,如果不把商品计算在内,中国是一个经常账户盈余大国。中国经济放缓意味着商品出口商可能遭受重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期。此外,2008年全球金融体系被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抬高,而中国的信贷泡沫则是受到了国内储蓄的推动,所以中国信贷泡沫的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即便中国国内出现了金融危机,也不会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西希欧尼还认为,尽管最近金融市场呈现动荡局势,但是从中期来看风险资产依然是积极的,此轮股市暴跌实际上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的机会。
此外,美国《财政时报》也表示,一些人对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的担忧可能被夸大了。联合信贷(UniCredit)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尼尔森(Erik F. Nielsen)表示,中国股市暴跌主要影响的是持有极小份额的散户,而这些散户在中国经济整体所占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中国股市相较于中国整体经济规模而言也相当小,所以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凯投宏观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朱利安·杰索普(Julian Jessop)则认为,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也被夸大了。或许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中国的经济数据“还没有萎靡到可以证实‘硬着陆’的程度”。中国对全球需求的贡献一直很稳定。“中国经济转向增速放缓但更加可持续的增长,尤其是降低对商品密集型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那么这对世界其他国家都有益。” 杰索普说。
全球金融危机不会再次上演
全球股市惨跌,许多人恐慌会不会爆发严重的经济大衰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此分析指出,此次全球股灾不会重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因为亚洲国家的经济体质已经比当时好很多,而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不会重演,因为造成金融海啸的高风险投资产品、脆弱的金融机构等等问题,如今都已修正改善。
此外,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24日也表示,他们都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看法,即无迹象表明此次股灾会造成长期危机。
奥朗德、默克尔24日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举行会晤,两人在记者会上乐观地表示,“世界经济足够强健,将会持续成长。”奥朗德还声称,“中国有能力确保自己的稳定和成长。我肯定中国会找到适当方法,克服经济难关,正如所有经济体不时要面对的一样。”(编译:李萌 郝伟凡)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郝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