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曹祥林胸前挂满军功章。
7月25日上午,记者按约定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南昌市南钢北一路附一区,采访89岁的抗战老兵曹祥林,没想到曹祥林和老伴尤增英晨练后,已坐在楼下的大树旁等候。
“你是来听我讲抗日故事的吗?”曹祥林若有沉思。记者点了点头。到家后,曹祥林随即搬出小板凳坐下,回忆起了往事。“我的家乡临沂地处沂蒙山区,和江西一样都是革命老区。那时候,日本鬼子在我们国家肆意妄为,到哪儿都是‘三光’政策,把老百姓坑得苦哟,我们只有反抗。”曹祥林提起抗日往事,眼神里充满着斗志。
“亡国奴的帽子不能戴啊,寄人篱下是其次,丧失尊严是根本!”抗日情怀自始至终萦绕在曹祥林心头,这或许与家人的革命经历及自小在军营长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父亲曾是黄埔军校教官,参加过南昌起义,又跟随部队在井冈山参加朱毛会师,后在战斗中牺牲。14岁那年,曹祥林加入八路军投身抗日救国大潮。
在曹祥林的兵戎生涯里,参加的大大小小战斗不计其数。当记者问起抗日战争中哪次战斗印象最深,他脱口而出:“一次是攻打临沂出城北边的第一个据点闹谷子(根据老人读音而采用的音近词),一次是攻打博山据点。”时至中秋节,闹谷子据点的日军从当地老百姓那搜刮了不少月饼、鸡鸭鱼肉,这激起了曹祥林和战友们的强烈愤慨。“我们那个恨啊,这些都是老百姓们的血汗啊,凭什么任由他们糟践。所以我们誓言攻下这个据点,把东西夺回来送还给老百姓。”曹祥林激动地说。为了快速攻下据点,曹祥林所在的部队并没有采取硬攻战术,战士们穿上敌军的衣服混入据点。“然后我们就直接抓敌人头头,擒贼先擒王嘛!这战打得容易!”曹祥林指了指手上的伤疤说,“容易是容易,但闹谷子据点里有好多碉堡,据点中央又有个大碉堡,敌军一个病号在其中养病。攻下据点后,病号出其不意地开了一枪,我还是负了伤。”当把从日军那里夺回来的东西送还给老百姓的时候,老百姓乐了,战士们也就乐了。
“攻打的另外一个据点是博山,和景德镇一样,也是产瓷器的地方。这场仗,我们吃了点亏。”原来,博山据点范围略大,有三层据点,从外到里依次是一般汉奸、亲信汉奸、日军。“400多个日本鬼子,1500多个汉奸。汉奸好打,一打就交枪。但驻扎在最里层的鬼子最难打,因为有暗道。”曹祥林边回忆边向记者比划着据点人员分布范围。针对日军躲在暗道这一情况,我军把高粱秆、辣椒混合燃烧丢进暗道。但日军也狡猾地放出毒气试图逼退我军。“我们四团是主攻力量,一上去就淌眼泪流鼻涕。一仗下来,幸好伤亡不多,最终据点也被攻下来了。”曹祥林说。
抗战烽火,老人一生难以忘怀。至今,他仍爱拿出自己的军功章轻轻抚摸,回忆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抗击践踏家园的侵略者的岁月。抗战结束后,曹祥林又相继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身上的枪伤、刀伤是最好的佐证。“老爷子没事儿就爱和小辈们讲抗战故事,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大儿媳黄爱华说。(记者 齐美煜 文/图)
海外网独家策划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