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是什么让美国年轻人患上“政治冷漠症”?

2015-08-18 09:01:00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僵局”“失灵”“政府关门”成为年轻人形容政治的热门词汇

  在美国开国者的理想中,“选贤任能”是政治设计的最大目标之一,先贤们期待政治领袖“最能认清国家的真正利益所在……最不可能为了暂时的局部利益而牺牲国家的整体长远利益”。

  现实却是,美国“选举民主”历史悠久、操作专业,多数政治人物投身政治,不由自主变身成为“选举机器”。耶鲁大学资深政治学者戴维·梅休发现,政治人物信奉“理性选择”理论,比如,美国国会议员的一切行为都着眼于竞选连任,而罔顾其他。

1439860609250747.jpg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到位,却改变不了青年对政治冷漠的现实,这凸显了美国现实对其政治理念的背离。图为2015年7月4日美国一家人在国旗前合影。 张朋辉 摄

  以此为出发点,选举中充斥政治捐款、竞选策略,甚至是丑闻。政治理想、重大议题倒是靠边站了。对2016年美国总统参选人,在华盛顿一个工会组织工作的丹尼尔对笔者说,看这些候选人,除了搏眼球,就是铜臭味,看不到政治领袖的风范和魅力。

  “僵局”“失灵”“政府关门”是年轻人最先想到用来形容美国政治的词汇。政客们的形象与青少年心中认同的领袖之间有明显差距:领袖应该具备合作精神,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是解决问题的人。在政治圈里,这些素质都是稀缺品,政客们并没有将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就像美国电视连续剧《纸牌屋》中所呈现的,“让我们做笔交易”甚至成为一些政治人物的口头禅。

  劳里斯说,青少年的厌恶感并非针对某项具体法案或政策,他们的厌恶感是针对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政坛。政客们需要认清的一点是,不负责任行为的影响会持续很久,并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治冷淡的重要原因是令人失望的现实

  在大众的一般认知里,从政是精英与富豪的事,注定是少数人的游戏,但为何11%这个小数字会成为一个大问题?福克斯向笔者表示,美国需要竞选上台的职位,不仅有总统、国会议员,还有市长、地方学校理事会这样的地方性官职,大大小小总数超过50万个。美国政府系统在设计之初便希望青年一代能积极参与,需要一大批人心里为政治留个位置。

  对目前政治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如希拉里·克林顿这样的政坛老手,还是斯泰法尼克这样的国会新人,他们多从青少年时代便萌发了从政的念头。而如今愿意考虑参选的未来一代比例如此之低,不能不说是美国民主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容易被投票率掩盖的问题。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高中英语教师劳拉对笔者说,老师会鼓励学生参加包括政治活动在内的各种公共活动,这是学生成长和培养负责任公民的一部分,但是效果如何就很难讲了。据她了解,很多老师本身对政治活动就缺乏兴趣,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学生参与可能就显得滑稽了

  谈到政治参与意愿降低的原因,劳拉介绍说,政治冷淡的重要原因是令人失望的现实。政治是由一个圈子的人控制的,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声音微弱,没有作用,所以逃避。但各位老师在选举校董会等学校事务上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不是人们缺少政治意愿,是政治令人失望。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政治,政治设计,政治冷淡,政治冷漠症,美国民主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