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侠客岛”成员陈振凯:我们只关心95度以上的新闻

2015-08-14 17:35:20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海外网8月14日电 8月1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首期“网络传播沙龙”在朝阳门内190号举行。首期沙龙特邀“侠客岛”微信公号创始团队成员陈振凯、“团结湖参考”公众号创始人蔡方华、“学习经典”公众号创始人曹雅欣与资深媒体人杨锦麟,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微信公众号的时政表达。

在当下的微信世界中,有一座吸引人的神秘岛屿——“侠客岛”。这个以解析时政见长的微信公众号,紧跟时局,反应迅速,见解独到,聚集了大批粉丝。在首期沙龙上,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创始团队成员陈振凯,与大家一同分享了微信公号“侠客岛”的运营心得。

据陈振凯介绍,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一个项目,如果说“侠客岛”的话,就不能脱离“学习小组”。这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这也是报社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项目。

在陈振凯看来特别庆幸的是“侠客岛”建立得早。从时间点来看,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个概念,“网络是重中之重”,时政公号开始起步。2014年时政公号迎来了一个爆发元年,“侠客岛”也一样。2015年,很多媒体也在开时政公众号,比如说新京报叫“政事儿”,而到2016年就没有机会了,基本上各个媒体把这个领域占领了。

陈振凯介绍,从去年2月份到现在正好一年半了,这一年半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第一是粉丝量,两个微信公众号是齐头并进,现在都是40多万粉丝量,算是一个中等号,我们的点击率特别高,比如侠客岛上周有三四天都是10万+。我们的用户群基本上是全国各个省份全覆盖,当然包括港澳台地区。

在陈振凯看来,两个微信公号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对舆论场的占有上。“这种现象自去年9月份以来更为典型。几乎每周都有两篇文章会成为各大网站的头条,凤凰网、新浪、网易、腾讯等等。当然,海外的主流媒体对我们关注得也很多,新加坡《联合早报》、《大公报》等等,一方面对我们的文章进行转引,一方面是解读。”

从年龄段来看,“学习小组”的年龄偏高。据去年统计,“学习小组”平均年龄大概35岁,应该是一个人事业成熟期、稳定期,如果是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的话,应该处于已经有一定话语权的地位。“侠客岛”的平均年龄为25岁,年轻人更多一些。

如今,在不少人眼中,“侠客岛”、“学习小组”早已成为一种“社交货币”。“我们去地方出差有一个很深的感受,说‘学习小组’、‘侠客岛’是我们办的,很容易就把这个话题给拉开了。”陈振凯表示。

陈振凯透露,现在我们提一个概念叫“侠客岛+”、“学习小组+”。人民日报社在全国各地有三十多家海外分社,国内有很多地方分社,他们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包括中央部委的一些朋友,他可能更熟悉自身领域里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东西。

陈振凯认为,做好新闻要讲究三看、三点、三多。三看,是看大事不漏题,看清形势不乱语,在特定时期要准确发出准确的声音。看准时机不磨叽,一般有4小时反应机制,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可能有的时候8小时,但是不会太晚。三点,选题一定要看热点。因为新闻也一样,新闻像水一样,有的新闻是60度,有的新闻80度,有的是90度,我们只关心95度以上的新闻,因为越是热点的越需要有人引导。标题一定要引爆沸点,只有成为了沸点才能让大家注意到。第三,行文逻辑一定要可圈可点。三多,转载转引一定要多,一个媒体不追求影响力,肯定是不行的。第二,舆论场的第一阵地一定要多,比如说纽约日报,华尔街日报等等,还有新闻网站头条要闻区是第一阵地,我们这种多一定要追求在第一阵地要多。此外,积极反馈一定要多。(记者 邢若宸)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侠客,成员,新闻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