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被妖魔化的小龙虾:我们干净着呢

2015-08-05 08:43:31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1438736038540442.jpg  

编者按:“千万不要吃路边的小龙虾!”、“小龙虾专吃腐食,太脏了!”.....在你的朋友圈中是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它是真的吗?8月4日,微信公号“一撇一捺”发表文章《小龙虾:我们干净着呢》,通过深入小龙虾养殖、销售的各个环节,为读者答疑解惑。全文如下: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不仅主打小龙虾的饭店生意火爆,各种外卖小龙虾的APP、微信号也是拥趸无数。可伴随着这火辣的消费市场,关于小龙虾的不“老”谣言也再次兴风作浪。

  8月4日,微信平台官方发布《疾病养生类谣言分析报告》。报告公布了近期最热谣言榜,“小龙虾不是虾,是一种虫子”赫然在榜,令小龙虾食客触目惊心。

  谣言简介:

  其实,早在2012年,撇捺君的朋友求证君就曾深入小龙虾养殖、销售各个环节,做了一次彻彻底底的调查采访。今天,撇捺君就给各位吃货来颗定心丸,让被妖魔化了的小龙虾重新上桌。

  疑问一:小龙虾喜欢脏污环境吗?调查脏污环境下生命活力差,难繁殖

  不少网友认为,小龙虾经常在污水沟被发现,这是否说明小龙虾喜好栖息在脏污环境中。事实是否如此?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养殖室主任唐建清告诉记者,他们所做的实验显示,在小龙虾面前放置腐蚀性食物及新鲜食物,小龙虾选择腐蚀性食物与新鲜食物的比例为1∶10。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黄成给记者演示了一个“迷宫实验”:将一个2米长的Y形水槽加满清水,水槽左前端放置一块沾满氯化铵(脏水中常见物质)溶液的海绵,右前端放置一块沾满清水的海绵。随后他将一只小龙虾放在水槽后端,当虾沿着水槽爬至前方路径交界处时,经左右试探,最终选择爬往右端的清水水槽。

  “以‘污水沟里一捞就捞到,清水里捞不着’来判定小龙虾喜欢栖息在肮脏环境里,是不科学的。”黄成说,清水里生长的小龙虾活力强,没工具很难捕捉,而污染环境下的小龙虾生命活力很差,难繁殖。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舒新亚认为,由于小龙虾耐受性较强,能在污水中生存,但小龙虾生长过程中要脱七八次壳,环境不好小龙虾就不脱壳,长不好。很多养殖户以前不注意水环境,用浅水、脏水养,小龙虾产量很低;后来注意用深水、好水养,产量就增加了。

  市面上卖的小龙虾会不会是排水沟的虾呢?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北路一家水产批发市场的水产商贩告诉记者:“小龙虾是夜里捕白天收,活虾打包加冰发往各地,有的物流要走三四天。地沟虾闷一天就死,批发商谁敢贩卖?”

  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主任医师袁宝君表示,小龙虾养殖需要保持水体相对稳定,pH值在6.5~8之间,水体如严重污染会影响小龙虾生长,传言称小龙虾可用于水体清洁、清除腐化物质等,是不成立的。

  疑问二: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吗?调查在重金属超标时无法脱壳成活

  “其实,小龙虾对重金属十分敏感,在重金属超标的水体,小龙虾无法成功脱壳、无法成活。重金属具有可积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链越高端的生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越多。小龙虾以水草等原初生物为食,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重金属的积累低,正常养殖下,重金属残留不会超标。”舒新亚对记者说。

  疑问三:会得肺吸虫病吗?调查只要食用方法科学,就安全可靠

  有网文称,人食用小龙虾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对此,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多数淡水甲壳动物都可能是肺吸虫的宿主,只要食用方法科学,蒸熟煮透,就安全可靠。

  湖北省传染病防治研究所寄生虫病预防控制部主任医师陈建设说,理论上,小龙虾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不过在湖北,潜江并不是肺吸虫病的发病地区。肺吸虫以囊蚴的形态寄生于宿主,烹饪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并持续几分钟,即可杀死。截至目前,湖北境内没有报告过因食用小龙虾导致肺吸虫感染的病例。

  链接

  食用小龙虾注意事项:一、购买的小龙虾先在清水中养1~2天,使其吐净体内泥沙等杂质;

  二、烹制小龙虾前把鳃、细爪剪掉,用刷子刷净虾壳,烹制时要蒸熟煮透;

  三、虾尾中的肠管、虾头不要吃;

  四、死虾不能食用。烹调后的虾如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等,极有可能是用死虾制作;

  五、过敏体质、痛风患者不要吃;

  六、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小龙虾,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黏性物质,人民日报,水体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