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中国纱厂登陆美国 美民众感叹中国人带回就业机会

2015-08-04 10:53:39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纺纱厂.jpg

中国工人倪美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棉纺厂里指导美国工人。(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海外网8月4日电 25年前,一名叫倪美娟(音)的中国女工在杭州的一家大规模纺织厂打工,月薪约118元。而今,倪美娟站到了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新建的棉纺厂里,训练美国工人们如何做自己以前做过的工作。“他们学东西很快,但纺织速度还得提高”,倪美娟说道。

以前,中国纺织品生产商是廉价大规模生产的典型代表,如今他们开始在美国建厂。《纽约时报》3日报道称,原本泾渭分明的高成本生产国和低成本生产国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纺织品领域的变化就是这一变化过程的一部分,10年前,很少有人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正如美国人自己所说:从没想过会是中国人给美国带回纺织业工作机会。

过去多年,中国的工人工资、能源价格和物流成本不断增长,政府对棉花进口又开始实施新的配额制度,导致中国纺织品生产的利润越来越低。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引起一些类似中国生产商向孟加拉国、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国转移。但是,最近几年,开始有一部分生产商转向美国。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生产成本正变得更有竞争力。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统计,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在过去10年增加了两倍,从2004年的4.35美元/每小时增加到去年的大约12.47美元/每小时。另一份数据显示,美国按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从2004年至今增长了不到30%,达到22.32美元/每小时。

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如今在美国平均花1美元生产的东西,在中国需要花费96美分。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纺纱业在中国的成本比在美国高出30%。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高级合伙人说,所有人都觉得,中国的成本永远会更低,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拿倍受中国生产商喜欢的南卡罗来纳州来说,2007年,一度在兰开斯特市经营着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大型棉纺厂的斯普林斯实业公司关闭了最后一家工厂,将机器出售给巴西的一家公司后,标志着这里一代织布工和纺纱工就此失业。不久后,全球经济危机爆发。2009年6月,兰开斯特县的失业率达到了18.6%。制造业工作岗位的不断减少,促使兰开斯特县当地人愿意从事工资更低的工作,从而让这些地方成了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生产基地。

从县到州,再到联邦政府,美国政客们竞相用补助和税收优惠吸引科尔集团给他们带回原本以为已经永远失去的工作机会。美国工人比中国多出来的工资成本,被那里更低的天然气价格、价格低廉的棉花原料,以及当地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所抵消。在这种背景下,科尔集团愿意斥资2.18亿美元在兰开斯特县建棉纺厂,把原棉纺成纱线,再卖给亚洲各地的纺织品生产商。尽管科尔目前仍从美国进口原棉,在中国进行许多纱线生产工作,但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兰开斯特县经济发展公司的总裁说,“从没想过,会是中国人给这里带回纺织业工作机会”。

现在,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至少有20家中国生产商落户,包括科尔集团和太阳纤维公司,后者去年在南卡罗来纳州的里奇堡建立了一家聚酯纤维厂。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另外两家纺织企业正在同兰开斯特县政府进行谈判。

纽约调研公司荣鼎咨询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新项目和收购项目价值达460亿美元,其中有很多都发生在过去五年。

走在厂房里,倪美娟指向每排纺纱机尽头的数字显示频。它们以百分制的形式,实时显示着操作人员运行那些机器的效率。屏幕上闪烁着76、85和90这样的数字。倪美娟说,在中国,有经验的工人很少会让那个数字低于97。

    海外网编译,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冯其玲

关键词:纱厂,美国,产业链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