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人民日报:“少林危机”需要一个了断

2015-08-04 09:01:05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1438650987320847.jpg

  编者按:多天来关于释永信被举报的舆论持续发酵。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牵动着大众神经。8月3日,一则外媒报道引发关注,文章认为事件关乎到了中华文化符号。对此,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少林危机”需要一个了断》,文章指出,唯有澄清喧嚣、呈现真相,少林寺才会归于从容,少林文化才会继续勃发生机。全文如下:

  日前,自称“少林寺弟子释正义”的举报者,连续抛出“猛料”,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风暴眼中的释永信,容色温然,但回应果决:“这次要做一个了断,我一定会给社会各界人士、方方面面一个交代。”

  “释正义”何许人也,尚难猜测。但可确定,哪怕“释正义”与释永信确有私人恩怨,也不宜将这起纷纷扰扰的公共事件,窄化为两个人的对决。当事人释永信早已是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更有较为特殊的身份符号,这决定了他有接受公众监督甚至挑剔的义务,也决定这起公共事件不能“内部消化”。即便对释永信个人而言,如果这次再不能“了断”,日后必然会一次次重复类似尴尬。

  千百来的累积沉淀,赋予少林寺独特的文化内涵。早在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8处11项古建筑,就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每个与少林寺有关的人士,都有责任善待文化遗产,使少林寺既免于破坏物质层面的破坏,也免于过度商业化的裹挟,更免于精神层面的创伤,真正成为“山水养生,武术健体,禅音净心”之地。于此而言,公正调查释永信事件,是快速止损的不二途径。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30余年前,一部电影,使少林寺声名大噪,不仅激荡了年轻人的功夫梦,更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少林二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如今,少林寺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鲜亮载体。此次风波,也在国外引发质疑,有外媒评价:“中国武术发源地少林寺正陷入史上最大危机”。无论从修复世道人心,还是从消弭国际影响,这一公共事件也需要一个“了断”。

  毋庸讳言,少林寺近些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也饱受争议。这样的舆情背景,也让此次举报风波更显复杂,有“抹黑”者,也有“洗白”派,但这些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在没有确定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可能都难免有成见偏见。了断,不是一刀两断,更不是各说各话,而是用铁的事实说话,用毫无断裂的逻辑论证,用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坐实或证伪。这就需要举报者拿出实证,也需要释永信逐一回应。只有这样,讨论才有基础,共识才有起点,了断才有可能。

  世上难有净土,但真相却只有一个。调查,是呈现真相的前提,更是法律发力的依据。与“门户”之见相伴生的,或有利益之争,这使得迷雾难以立即被廓清,更可能牵扯出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相关机构、部门的调查也需要方法更加科学、信息更加透明、立场更加公正。由谁组织调查团,如何进行相关取证,发现问题如何处理,没有问题如何应对,都不仅是技术问题、细节问题,而是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全局性问题。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唯有澄清喧嚣、呈现真相,少林寺才会归于从容,少林文化才会继续勃发生机。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释正义,少林文化,释永信,公众人物,了断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