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线战事的爆发
英法联军在敦克尔刻大撤退
1940年3月18日,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同意协同作战,对抗法国和英国。5月10日,德国军队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静坐战结束。
未等完全占领这些国家,希特勒就把目标对准了法国。5月13日德军通过阿登(Ardennes)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高地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在色当法军遭到了更严重的打击,德国人的两个坦克师在高射炮的掩护下跨过缪斯河,中央防线上的盟军被完全击溃。到5月19日7个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国装甲部队已经望见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克尔刻,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德军的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立即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克尔刻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大小的船只舰队跨海集中到敦克尔刻,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成功的撤退为英国保留了元气,也鼓舞了英国人民抗敌的信心。
在6个星期内,法国就投降了。为了侮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一个1918年德国投降的火车车厢内签署停战条约。法国的失利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可能的登陆战(海狮计划)。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即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时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但是德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在战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军每天平均出动1000多架飞机,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与已经十分疲劳的皇家空军飞行员作战,虽然英国拥有先进的雷达技术,他们还是损失了四分之一的空军飞行员。
德国却在关键时刻决定改变战略。他们开始对英国的主要城市狂轰烂炸,希望能够摧毁敌人的信心,令敌人迅速投降。这为英国的飞行员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但轰炸也对英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几乎所有的英国工业重镇遭到袭击,伦敦更是从9月7日到11月3日连续57个夜晚遭受轰炸,其他受袭击的城市还包括工业城市考文垂和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军基地等。
德国战机对伦敦狂轰滥炸 在硝烟中的白金汉宫
当时在欧洲大陆没有大的地面冲突,因此空战成了主要的战事。英国空军也不时在夜间轰炸欧洲大陆。8月25日晚上皇家空军第一次对柏林进行了轰炸。不列颠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当然,另一个取消海狮计划的原因是希特勒已经找到了下一个猎物:曾经是盟友的苏联。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