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国家人文历史:李鸿章的铁汉柔情

2015-05-12 09:46:20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字号:

  赵小莲(左)与女儿李菊耦(右)的合影

  就在冬梅死后一年,夫人周氏也弃他而去,李鸿章在《入都》十首之六有一句诗:回首昔曾勤课读,负心今尚未成名。周氏是李鸿章老师的侄孙女,比他长两岁,大脚,一直在老家照顾婆婆。周氏为李鸿章生了两个女儿。常年带兵打仗的李鸿章也有铁汉柔情的时刻,譬如那句“惟有娇痴小儿女,几时望月泪能干”的除了表达对两个女儿的思念之情外,也可看出李鸿章对妻子周氏是满含愧疚之情的。

  这边有人中年丧妻,那厢有女待字闺中。自言“非将相之才不嫁”的赵小莲时年已经24岁。郎情妾意,洞房那天,赵小莲从门缝出纸:女非将才不嫁。李鸿章对:男须嫦娥方娶。又出:名门闺秀逢儒将。亦答之:翰林巡抚配淑女。都说赵氏有“旺夫运”,她嫁到李家的30年,恰是李鸿章在中国政坛大红大紫30年,定天京、办洋务、督海军、兴学堂……

  李鸿章70岁那年,赵小莲殁去,而赵一死,甲午战败、撤消职务、签署不平等条约,时也,命也,运也?

  1879年,天津李家,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李鸿章的侧室莫氏病了,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中风。中医束手无策,莫氏危在旦夕。

  女西医师郝维德临危受命,月余,莫氏痊愈。这让李鸿章对西医有了新的认识,甚至自己出钱捐建了西医医院。在落成仪式上,李鸿章撰联曰:为良相,为良医,只此痌瘝片念;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所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李鸿章,落梅花,铁汉柔情,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